中考语文诗歌赏析六宋朝(B)52、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颔联哲理:只要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出现新境界。)(中心:描写山中景物,社日风光,流露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赏析:首联:写诗人到山西村做客受到热情招待,描写了淳朴的风俗、善良的农民、美丽的风景。颔联:意境优美而含蓄。诗句的字面意思是山西村山环水绕,正当诗人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看见前边绿柳飘飘,花团簇拥,一个村庄出现在了他的眼前。现在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豁然开朗,突然生出许多希望(突然想到了解决困难的办法)。尾联:中“若许”两字表达了矛盾的心情——今后,如果允许的话自己将要在这里隐居悠游了;可是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能允许吗?练习一:①这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陶醉,对秀丽清新的山村景色的喜爱之情。②诗中有两句诗蕴含着一定哲理,这两句诗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③具体说说蕴含哲理的两句诗的意思或哲理。A意思:农村景色真是迷人,在那山水连绵的地方,真让人怀疑已经走到了路的尽头;没有想到,在那柳色深深、花光红艳的地方,竟然又是一座美丽的山村。B哲理:人即使身处绝境,也不能悲观伤气,只要努力,就会新的前途练习二: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历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现在有什么含义?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答案提示】1常喻败中获胜、绝处逢生的喜悦。2C5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救国心切)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奇妙幻景)(主题:表现作者物爱国激情和杀敌雄心。)5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写军中生活,梦寐以求杀敌报国,建功立业。)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杀敌情景——理想追求——为现实而悲叹。)(主题:全诗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壮志未酬、报国无路的悲愤。)赏析:风格豪放,悲壮。(从其诗句及气氛可看出)如:沙场战后,醉中舞剑,号角震天,铁骑冲锋,收复失地,统一天下……。“可怜白发生”点题。因受投降派排挤,空怀斗志,事业不成,只赢得两鬓苍苍,满头银发。练习一:①、请结合全词,解释“壮词”的含义,并从中找出体现壮词的语句。(壮词:激昂奋发、豪迈壮烈的言词语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②、此词借酒后梦境表达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出壮志难酬的悲愤。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作赏析。③、读了此词,你心目中的辛弃疾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豪放词代表人物;南宋爱国词人;兼具文采和武略;怀有一腔报国之志却壮志难酬等)④、从下列诗歌中选择风格不同的一项:()A、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D、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⑤选择理解错误的一项:()A、“破阵子”是题目,表达了作者抗金的壮志。B、这首词是写给陈同甫的,表达杀敌报国的决心。C、“塞外声”是指塞外粗犷的战歌。D、末句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遗憾。⑥、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描述一下意境。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练习二:1、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描述军旅生活),下阕(描写战斗场面和抒情)2、全词共62字,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军中的生活。3、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