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政治的扩展一、选择题1.1873年,法国保皇党人麦克马洪继任总统,直接着手恢复帝制,他甚至定制了迎接国王的轿式马车,缝制了国王的礼服,结果没有得逞。其复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法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B.法国保皇派内部发生重大分歧C.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最高D.法国广大人民、士兵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的反对解析:在19世纪70年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复辟是不得人心的,因而D项符合题意。答案:D2.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此规定体现的特点不包括()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实行代议制民主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D.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解析:根据法国代议制民主制的规定,总统和内阁共同对议会负责。答案:D3.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宣布的意义在于()A.消灭了法国的家族势力B.恢复了等级制度C.规定只有平民才能当选为法国的总统D.在一定程度上堵塞了君主派的复辟之路,巩固了共和制度答案:D4.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的共同点不包括()A.掌握行政权B.是军队最高统帅C.是国家元首D.由民选产生,向议会负责解析:美国总统由民选产生,对宪法负责;法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对国会负责,由此美法两国总统的共同点不包括D项。答案:D5.1901年,法国等11个国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当时法国具有缔结条约权的是()A.总统B.参议院C.众议院D.最高法院解析:1875年宪法赋予了总统极大的权力,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因此答案为A项。答案:A6.1875年,法国共和派要求在宪法中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被保皇派否决后,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该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由此可见()①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就此在法律上被阻断②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③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④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共和国”字样的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说明了②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③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①表述与题干材料含义相矛盾,④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因此正确答案是B项。答案:B7.某部历史纪录片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但事实恰恰相反,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在历史上存在了70多年,成为法国‘长寿’的共和国。”导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长寿的原因不包括()A.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C.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政治体制之争已不复存在答案:D8.《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材料反映出德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德国立法权控制行政权B.德国的皇帝凌驾于议会之上C.皇帝兼任联邦议会的主席D.皇帝无权中止法律的执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内容反映了议会的召集、召开及领导权,法律的公布与监督权归皇帝,可见皇帝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故选B项。A、D两项与材料内容相反,C项说法错误。答案:B9.俾斯麦在1890年因与德皇意见不合而被德皇罢免。依据《德意志帝国宪法》,德皇这一做法()A.合法B.不合法C.说不清D.屠戮功臣解析: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宰相由皇帝任免,对皇帝负责。故选A项。答案:A10.下图是德意志帝国的国徽和德意志帝国士兵的帽子。威廉·李卜克内西说:“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由此可知德国统一后的历史特点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