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作业(一)[基础巩固]一、同素异形体1.下列各项描述的判断正确的是()选项描述结论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正确B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化合物S8正确C红磷转化为白磷是物理变化错误D纳米泡沫碳和金刚石是同素异形体错误[解析]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混合气体属于混合物,A错误;S8只含有一种元素,是一种新单质,不属于化合物,B错误;红磷和白磷属于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均是化学变化,C正确;纳米泡沫碳和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的结论错误。[答案]C2.下列关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碳元素形成的各种单质称为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B.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结构虽然不同,但性质差别不大C.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性质不同,其用途相同D.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只有金刚石、石墨和C60[解析]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原子间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化学性质相似,用途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金刚石、石墨和C60只是三种主要的碳单质。[答案]A二、物质的分类3.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不同而有规律地放置。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实验桌上部分药品的摆放如图所示。某同学取用KOH溶液后应把试剂瓶放回的位置是()[解析]KOH属于碱类物质,应与NaOH放在一起,故选D。[答案]D4.纯净物可根据组成和性质进行如下分类(1)用H、O、S、N、K、Ca六种元素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常见物质,分别将其中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填在下表相应类别中: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化学式(2)从上表中选出一种酸和一种氧化物,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H2SO4KOHKNO3K2O(合理即可)(2)K2O+H2SO4===K2SO4+H2O(答案合理即可)三、分散系及其分类5.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报告,他们用DNA制造出了一种臂长只有7纳米的纳米级镊子,以便能够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与纳米级镊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解析]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100nm之间,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的超细粉末粒子,与胶体的粒子直径相当。[答案]D6.“纳米技术”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是浊液④不能透过滤纸⑤能透过滤纸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⑦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②⑤⑥B.②⑥⑦C.①⑤D.③④⑦[解析]“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属于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分散系是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能透过滤纸,具有介稳性,不生成沉淀,故②⑤⑥正确。[答案]A四、胶体的制备、性质及应用7.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碘单质变蓝。现将淀粉和Na2SO4的稀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加入碘水不变蓝C.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D.加入碘水变蓝[解析]这是一个渗析实验,如果半透膜完好无损,则只有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淀粉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故向烧杯中的液体中加入碘水不变蓝,可以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答案]B8.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A.过滤B.聚沉C.凝胶D.布朗运动E.电泳F.丁达尔效应(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________;(2)光束通过Fe(OH)3胶体,可看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________;(3)Fe(OH)3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胶体粒子带负电),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________;(4)鉴别Fe(OH)3胶体和盐酸的方法是________。[解析](1)因Fe(OH)3胶粒带有正电荷,所以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区移动,而使该区颜色加深,这种现象称为电泳。(2)光束通过胶体时,产生光亮的“通路”,称为丁达尔效应。(3)加入与胶粒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