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文化运动目标导航课程标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学习视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主要内容。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局限性。课前预习一、《新青年》与新觉醒1.背景(1)政治方面:在________的统治下,反动的政治势力妄图复辟帝制。(2)思想方面①________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②辛亥革命后,________的思想深入人心。(3)文化方面:新式学堂的建立和________风气的盛行。(4)阶级基础:接受________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并奋起反击。2.兴起(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2)代表人物:________、胡适、________、蔡元培。(3)指导思想:________和________。(4)运动中心:蔡元培实行“________,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___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二、高扬科学民主大旗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专制(1)陈独秀指出________与________是当今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2)李大钊指出民与君势不两立,________与专制不能并存(3)人们要用理性和________的眼光去衡量一切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________指出尊孔复古思想其实就是帝制复活的先声(2)陈独秀指出________与时代潮流不相符,与________不相容(3)鲁迅在《________》中指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提出“________”的口号(2)胡适发表《________》,提出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3)陈独秀发表《________》,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性质:是一次伟大的________运动。2.积极作用(1)全面攻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________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各种各样的“主义”传入中国,形成百家争鸣局面,________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也开始在中国传播。(3)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________事务的关心。(4)是一场全面的________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为中国________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3.局限性:对传统文化和________存在着完全否定和完全肯定的________的偏向。答案:一、1.(1)北洋军阀(2)袁世凯民主共和(3)留学(4)资产阶级2.(1)青年杂志(2)李大钊鲁迅(3)民主科学(4)兼容并包北京大学二、科学民主自由科学李大钊三纲五常民主共和狂人日记文学革命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三、1.思想解放2.(1)新思想(2)马克思(3)国家政治(4)文化转型(5)文化3.西方文化形式主义课堂作业一、选择题知识点一《新青年》与新觉醒1.有学者指出: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的结果。可见这种顽旧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而至。文中“□□”处省略的两个字最可能是()A.亡国B.革命C.帝制D.尊孔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民国三四年”“复古主义被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可判断,这些都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相关,而袁世凯提倡“忠孝节义”以及提出“八德的建议案”是为其恢复帝制制造舆论,二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材料中的“复古主义披靡一时”“忠孝节义”“八德的建议案”等不存在因果联系,故排除。2.右图是著名画家沈嘉蔚所作的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画中的场景最有可能发生于()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答案:D解析:由图中人物的穿着可以看出;有身着长袍马褂者,有身着西服者,再结合油画名“宽容”可知,这体现了东西方文化并存。据此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期间采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故该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新文化运动时期,D项正确。3.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A.批判封建皇权B.反对尊孔复古C.捍卫《临时约法》D.倡导科学精神答案:B解析:注意两个关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