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5郑州名师预测)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1分)(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獉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二)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注: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1)衣食所安獉(2)遂獉逐齐师安2.把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语段(一)中的鲁庄公身上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做简要分析。(3分)4.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谈谈曹刿和唐太宗的民生观有何共同点。(2分)二、(’15开封名师预测)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1分)(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二)遂置①姜氏于城颍②,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③为颍谷封人④,闻之,有献于公⑤,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⑥,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鋢⑦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⑧地及泉,隧⑨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⑩。”遂为母子如初。(节选自《郑伯克段于鄢》)注:①置:安置,这里有放逐的意思。②城颖:郑地名,在今河南临颍西北。③颍考叔:郑大夫。④封人:掌管疆界的官。⑤公:郑庄公,即题目中的郑伯。⑥羹:有肉有汤的事物,这里泛指肉食。⑦鋢:句首语气词。⑧阙:通“掘”,挖掘。⑨隧:动词,挖成隧道。⑩泄泄(yì):与“融融”意义相近,都是快乐的意思。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鄙肉食者鄙獉先帝不以臣卑鄙獉(《出师表{》)B.信必以信獉与朋友交而不信獉乎(《论语{》)C.故公问其故獉故獉虽有名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