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请培养几种意识数学解题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若在平时的训练中,强化解题意识的培养,就能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解题时就能把握方向,正常发挥。下面列举的解题意识就值得大家重视。1.定义意识例1.已知是关于x的方程的两根。求的值。解:因为m,n是关于x的方程的两根,由根的定义有,且mn=2003,即所以。2.估算意识例2.已知地球的表面积约等于5.1亿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约等于陆地面积的倍,则地球上陆地面积约等于(精确到0.1亿平方公里)()A.1.5亿平方公里B.2.1亿平方公里C.3.6亿平方公里D.2.5亿平方公里分析:这是一道选择题,用估算法可知,地球的表面积是陆地面积的3倍多,以及,这对于正确地解出题目来说已经足够了。故选A。3.整体意识例3.已知与(a,b为常数)成正比例,且时,;时,,试确定y与x的函数关系式。解:因为与成正比例,所以即,(*)当时,;当时,代(*),得解得于是,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反思:由以上方程组要分别确定系数k,a,b的值是不可行的,若注意到整体相当于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常数b,所以不妨将看作一个整体,最终可确定y与x的函数关系式。例4.有大小两种货车,2辆大车与3辆小车一次可运货15.5吨,5辆大车与6辆小车一次可运货35吨,求3辆大车与5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多少吨?解:设1辆大车与1辆小车一次可以分别运货x,y吨,根据题意,得①,②①×7-②,得即也就是3辆大车与5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24.5吨。反思:常规方法是通过解上述二元一次方程,先求出x,y的值,再进一步去求的值。但在本题中,要求的是3辆大车与5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多少吨,故把看作一个整体,通过观察方程未知数各系数的特点,由上述方法即可一步到位,求解简捷、快速。4.范围意识例5.某班有学生55人,每人投一票选出5名班委。某同学肯定能够当选为班委成员,那么他的得票数最低是多少?分析:从结论入手寻找不等量关系:当选者最低票数>未当选者最高票数。设当选者最低票数为x,5名班委票数总和最低为5x,若把剩余票(55-5x)全部投向某一未当选者,于是得,解得由于x是整数,所以x=10,即当选者最低得10票。5.转化与化归意识例6.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相向匀速而行,相遇后甲用4小时到达B地,乙用9小时到达A地,问甲乙走完全程各用几小时?分析:若设甲、乙两车相遇时各行x小时,那么甲走完全程用了(x+4)小时,乙走完全程用了(x+9)小时。若把此问题看作一个工程问题,可简洁、明快地解之。依题意,得解得,(不合题意,舍去)所以甲走完全程用了(小时)乙走完全程用了(小时)例7.李明沿无轨电车行驶方向练习长跑,他发现迎面而来的电车是每分钟一辆,从后面开来的电车是每12分钟一辆,假定电车和李明的速度都是一定的,求电车发车的时间间隔。解:设同向行驶的相邻两电车的间隔距离为L,若把李明看成是静止的,则与李明逆向行驶的电车的相对速度为每分钟,与李明同向行驶的电车的相对速度为每分钟,于是相向行驶的两电车的相对速度为每分钟,这时若把某一电车看成是静止的,则得电车行驶的速度为每分钟,这就是说,电车用6分钟刚好走完距离为L的路程,即电车发车时间间隔为6分钟。点评:解决运动型问题,要善于“动”中窥“静”,以“静”制“动”,使问题向有利于解决的方向转化。6.求简意识例8.已知,求的值。解法1:由已知得,即所以=-1解法2:把所求与已知比较,只需两边乘以m+n,得,所以解法1、解法2虽都正确解答问题,但解法2能审时度势,发掘结论和条件间的内在联系,解法精巧、简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