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拟行路难》的说课稿拟行路难主要抒发对人生艰难的感慨,表达出身寒门的士人在仕途中的坎坷和痛苦。也有描写游子和思妇之作大多感情强烈,语言遒劲,辞藻华丽。有五言、七言及杂言句。以下是我整理的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下午好!我说课的篇目是《拟行路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板书六大板块来展开。一、教材分析《拟行路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这本书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歌散文,进一步夯实高中生古代诗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文艺审美能力。第一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本单元又可分为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举作品四部分。赏析指导部分明确提出本单元教学目标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所谓“以意逆志”就是指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一方面要在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的基础上,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另一方面要结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去推测作者的写作本意,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谓“知人论世”就是指在分析诗歌时要结合作家的人生经历、思想倾向、审美情趣和他所处的特别时代背景来理解作品,深化挖掘作品的深刻含义二者之间是相互交融的,密不可分的。在赏析示例部分,安排的诗歌是《长恨歌》,由于篇幅较长,难度较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自主赏析部分的《拟行路难》可以说是本选修教材的第一篇课文,科学地引导学生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角度来解读诗歌既可以为本单元的推举作品部分的学习打下基础,也可为本教材剩下的两单元诗歌的学习起一个示范作用。因此,本课的学习意义重大。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2024年湖北省高考语文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以及14班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情况而制定。(一)《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1、培育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的兴趣,培育学生诵读的习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2、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学习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倡个性化体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2024年湖北省高考语文大纲》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三者可归纳为十个字:学生语言形象技巧情感。简单地说,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品味诗歌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表现技巧,感悟诗人情感这些角度来鉴赏诗歌。(四)高二(14)班学情分析:1.在必修二必修四的阅读鉴赏板块的古代诗歌学习的基础上,(14)班学生已有一定的诗歌积累,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2.(14)班学生基础差,积累实词少,完整地理解诗歌大意尚存在问题,对文本的分析能力还需加强;3.(14)班是理科班,逻辑能力很强,形象能力稍差,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的文采性需要加强;基于以上教学要求和14班的学情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知识与能力:(1)了解鲍照的生平及作品;(2)理解诗歌大意,背诵全诗;(3)分析诗句中“愁”的动作表现和社会根源;(4)赏析比兴手法的运用;(5)分析诗人形象。2.过程与方法:(1)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角度展开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从“以意逆志”角度分析诗人内心的愁闷通过外在的动作表现出来;(3)从“知人论世”角度分析诗人悲愤苦闷的根源。3.情感、态度与价值:(1)把握诗歌情感,体会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2)激发学生对诗人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对其才华横溢的仰慕。其中,教学重点为:(1)把握诗歌主旨,掌握诗歌朗读技巧,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分析“愁”的动作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