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dqzwx.com成都七中实验网校,为您提供精品教学资源《蜀道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意,知人论“诗”,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反复诵读,鉴赏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品位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2、过程与方法:(1).本诗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扩展升华”的过程进行。(2).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解疑及自我感悟。采用诵读法、问题探究法、自主赏析法。(1)诵读法扫除文字障碍,初步品味字、词、语的妙用;(2)探究法、点拨法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李白语言的独特魅力;(3)赏析法进一步感受作品,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感悟作者雄奇的想象,大胆的雕琢,从而找到自己最佳的赏析点,从李白的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李白来。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诵读——赏析——背诵”的步骤。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李白的放达,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学习本诗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三、学法与教法学法与教学用具借助多媒体课件,综合运用感知法、理解领悟法、诵读法、研读法、赏析法、质疑感悟法、问题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复习法、识记法。学法:人教版语文高二(上)第1页共8页www.cdqzwx.com成都七中实验网校,为您提供精品教学资源感知法、理解领悟法、诵读法、研读法、赏析法、质疑感悟法、问题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复习法、识记法。2、教学用具:多媒体教法:综合运用诵读法,讨论法,启发、点拨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具体如下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李白可以说是中国诗坛上最为辉煌的一座雕像。要提起李白,我想给大家提三件事:一是诗,二是酒,三是剑。李白是诗仙,杜甫说李白的诗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是酒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说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还是个剑客,他自称“十五好剑术”,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并写下了“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这样的诗句。那么,对于李白的诗、李白的酒、李白的剑,诗人余光中曾在一首小诗中作过非常生动的评价,他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在这样的评价中,我们似乎能够感觉到衣袂翩翩的李白,他是那样的洒脱、那样的长超拔不群。他的浪漫主义情怀在他五彩缤纷的山水诗中始终闪烁着耀眼的灵光。而在不朽名篇《蜀道难》中,他凭借天马行空般的驰骋想象和超凡脱俗营造诗情氛围,回顾李白人生,初步了解《蜀道难》的内容和艺术特色,激发学生诵读兴趣。为后面教学步骤的展开作铺垫。人教版语文高二(上)第2页共8页www.cdqzwx.com成都七中实验网校,为您提供精品教学资源的生花妙笔,向世人诠释了浪漫和境界的最高层次。在这幅描绘蜀国古道的泼墨大写意里,李白以他神鬼莫测的笔法,不仅写出了蜀道的雄奇、逶迤、险峻和峥嵘,写出了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对人心灵的震撼,还寄情山水,状物抒情,把想象、夸张、神话和现实了无痕迹的融合在一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味李白的名篇《蜀道难》。(二)解题《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了解《蜀道难》是乐府旧题,了解这种题目的一般内容,为把握本诗的内容和思想作铺垫。(三)教师范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正音、诵读方法指导生字读音、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