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飞人陈祖芬李退溪——中国的朱熹东亚儒家文化圈儒学研究调查表051015202530上海东京首尔香港台湾儒学研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怎样展现人物精神。2、品味富有内涵的语句,把握《儒学飞人》所反映的时代精神。作为一篇记人的报告文学,作者怎样从小处着笔展现人物的风采呢?这样写又有什么样的作用?思考:作品怎样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一、事于小处见精神总结一方面,从小处写起,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从小处写起可以突出语言表达的层次感和秩序感。在平淡无奇的举动中挖掘出深刻层次的意义和价值。(1)杜维明的课堂最大,中国文化的课堂最大。二、品味语言内涵将杜维明的思想及教学实践与中华文化联系起来,将教学活动提升到国家民族的层面上来进行表达,体现出作者对杜维明的敬佩,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尊和自豪。(2)或许,如果把杜维明乘坐的飞机航线,一道道录下来,像做心电图似的录下来,那么就可看出儒学在世界上发展的轨迹。用比喻的方式将心电图和飞行路线联系在一起,造成的表达效果是:文化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传承文化的过程和呵护生命一样。表达了作者对杜维明先生不懈宣传儒家文化的尊重和敬佩。(3)感觉里那助教拿的是接力棒,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要有很多的接力棒。比喻,以形象传神的笔调叙写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承,并展开积极的呼吁和召唤,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责任感。主题归纳课文以主人公的社会活动为主线,以来表现时代人物的风采,旨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以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感。真实生动的小事传承责任唯有留存在我们心里,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的东西,才能支撑我们的生命蓬勃向上!【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参考其他资料,整理一篇“杜维明小传(或简历)”。2.阅读学案课外拓展文章《“劳模”习近平》,回答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