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48百家争鸣、儒学兴起

48百家争鸣、儒学兴起_第1页
1/10
48百家争鸣、儒学兴起_第2页
2/10
48百家争鸣、儒学兴起_第3页
3/10
江苏省阜宁中学 2010 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三·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一二、百家争鸣和儒学的兴起编号;48 编写:孙成连 审定:罗学成 张国庆【内容标准】1、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3、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教学要求】1. 知道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2.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3. 知道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4. 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5. 知道汉代儒学通过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渐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6. 认识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价值。【考试说明】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2)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3)儒家思想的形成。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 董仲舒的儒学主张;(2) 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它确立儒家独尊地位的措施。【考点解读】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1)出现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这样,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①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②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③墨家学派的墨子;④法家学派的商鞅、韩非子,等等。(3)意义:①“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②“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③“百家争鸣”中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1)孔子: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②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③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④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2)孟子:①将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②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3)荀子:①发展了“礼”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48百家争鸣、儒学兴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