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己安人”的儒学思想对领导的启示“修己安人”的儒学思想对领导的启示 摘 要 儒家学说认为管理就是一个“修己安人”的过程。领导作为现代管理实践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其修养、人品、学识直接影响到管理目标的实现。任何有价值的管理理论一定是基于团队成员所秉承的文化基因之上的,所以在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中国,从“修己安人”的思想中探寻领导的启示就有章可循了。 关键词 管理思想 儒家学说 修己安人 领导启示 作者简介:马经义,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9 文献 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25)05-204-02 众所周知,从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儒家学说就占据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它的思想与智慧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的江山社稷,小到平民百姓的饮食起居,可谓无处不在。可以说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思想观念、处世之道、待人接物、言谈举止都会受到儒家文化基因的支配与影响。正因如此,以儒学作为切入点去探讨现代管理的原理与方法,就更容易让我们获得新的启示与灵感了。在论述“修己安人”对中国式领导的启示与意义之前,我们要梳理两个概念。第一什么是领导?第二修己安人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认识领导的含义。在当下的管理实践活动中,我们往往把管理与领导这两个词等同起来使用。假如站在西方管理学背景下来谈论管理与领导,二者之间的区别并不大,但是在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中国式管理体系中谈论这两个词,它们就有实质性的区别了。一般而言,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酬劳的和强制性的权利基础之上。而领导则是立足于个人人格,品性修为,道德观念,技术专长等基础之上。所以在儒家文化看来,一个管理者不一定是真正的领导者,而对于中国人来说一个好的领导者所散发的能量往往会超过单纯的管理者。在儒家文化中,领导的本质是在其人格魅力的辐射下,能得到被领导者心甘情愿地追随和服从,而绝不是在权势的胁迫下行动。所以我们颂扬的尧、舜、禹,周武文王等人物莫不是国人心目中最好的领导者。 其次我们来梳理修己安人的含义。儒家思想虽然博大精深,然而站在管理学的角度,浓缩归纳起来可以用“修己安人”四个字概括。无论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其实所阐释的内涵都在修己与安人的范围内。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也从侧面印证了儒家学说所主张的――管理的本身就是一个修己安人的过程。 何谓修己?儒家思想是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