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观后感600字(精选19篇)《长津湖》观后感600字篇1在我国第八个烈士纪念日,《长津湖》的上映,无疑是对抗美援朝英雄最美的赞歌!这个国庆节,我和王医师带着仙宝去电影院观看了这部非常有教育意义的电影——《长津湖》。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抗美援朝的真实故事。我已记不清被影片中的人物和事迹,感动得流了多少次眼泪,擦眼泪用了多少纸巾。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北部最苦寒之地,夜间最低温度近零下40摄氏度的长津湖地区,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精锐正面交锋,歼灭美军一整团,收复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为朝鲜战争赢得了转机。影片中一个个血肉之躯,铁骨铮铮的汉子,英勇果敢,冲锋陷阵,他们来不及道别,更没有时间感伤,负着伤,流着血,啃两口馒头,说两句笑,一个电报来,目光坚定,斗志昂扬,又匆匆奔赴下一场战地……最让我感动的一个画面是:志愿军在接受命令阻击美军撤退时,一排排志愿军战士手握钢枪、手榴弹俯卧在零下40度的阵地上,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成为了一个个永不倾倒的“冰雕”,他们誓死也要捍卫祖国的领土和人民。冰雪冻住了战士们的身躯,却封不住他们不朽的军魂。这部国产良心剧——《长津湖》,给我心灵重重的一击,也给我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政课:好的教育,不只在课堂里,它可以在生活里,在影视剧作品中,在任何,我们所能用心发现和感受的事物里。如果信仰有颜色,必定是中国红——战士们用献血染成的颜色。和平年代没有了战争,但是战士们身上坚毅勇敢无畏的精神,需要我们永远铭记、传承,生生不息!《长津湖》观后感600字篇2今晚看了电影《长津湖》。看之前由于铺天盖地的宣传和赞美,因此抱走很大期待。看后总体感觉还行,在国产电影中属于质量较好的。电影院里几乎座无虚席,大家都是怀着紧张而激动的心情看完了电影。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电影到底应该表达什么?作为第七艺术,它的表达应该是通过声光电等综合技术手段而进行故事的表述并通过故事来传递价值观。从技术角度而言,总体可以打八十分,在国产片里算是不错的,尤其是对现场气氛的渲染,空袭的震撼,近距格斗的残酷表现的大有进步。虽然在故事的讲述上由于线索较多背景复杂,但这与这次战役本身的宏大背景和复杂程度是有关的。而且电影中的主角九兵团第七连总体上还是比较突出的。人物刻画也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毛岸英和杨根思、冰雕连等个人和群体英雄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其次是电影对白。这是很多国产电影电视剧的硬伤,但在这部电影中总体还行。美方的对白相对精炼直接,看上去逼真度还原度较高;中方对白作了一定的创新尝试,在进行对话设计时也穿插了一些轻松幽默的对白,观众给与了正面回应,达到了效果。尤其是雷公牺牲那段很令人感动。再次就是背景音乐。这部电影所展现的是美军强大的军事科技和火力与志愿军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正面对抗,在战场上,于我而言气氛绝对应该是紧张压抑到令人窒息的。但是电影中却高强度反复出现大音量的激越的背景音乐,使得志愿军的精神展示得到了较好的表现,使得整部电影主题得到恰到好处的升华。电影散场时,耳边响起了一个女孩的歌声: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长津湖》观后感600字篇3那一年,枪林弹雨,血雨腥风,那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美国发动了朝鲜战争,唇亡齿寒,严重影响了中国。于是,抗美援朝这一历史便出现了。当时,新中国实力还是很薄弱。即使是这样,美国触犯了我们国家的底线,必须得反击。长津湖之战便是当时著名的战役之一。电影《长津湖》便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在这部电影当中,最令我感动的便是雷徐晓——“雷公”。当美军向我们投下标识弹(不会爆炸,但类似烟雾弹一样会释放橙色烟雾,让美军知道我军的位置并进行轰炸)的时候,“雷公”奋不顾身,将标识弹运到了车上,自己开着车运走了它。由于标识弹的烟雾气温很高,能烧烂皮肤,所以“雷公”的身子都着火了,脸都被烧得不成样子了,但是他还是坚定地将车驶向前方……当车被导弹炸翻的时候,“雷公”被车压在下面,当大家赶到的时候,雷公喊了只是几声疼,然后便唱起了他最喜欢的歌……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