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三年级语文《礼物》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礼物》知识点字:粒、懂、渐、套、绵词:发芽、生命、手表、跳动、奇异、精彩、期盼、滋润重点句子:1、种子在泥土里生根发芽,我懂得了自然。2、看着小鸡渐渐长大,我懂得了生命。3、看着指针不停地跳动,我懂得了时间。4、品读着那些奇异的知识和精致的图片,我懂得了世界的博大和精彩。5、小小的礼物,寄予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正如春雨绵绵,不断地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田。主要内容:《礼物》这首诗歌,通过亲人送“我”的种子、小鸡手表、让同学们懂得亲人们送这些礼物用意,进而懂得珍惜时间和生命,懂得亲人的殷切希望,感受到亲情的温暖【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礼物》教案一、教材分析:《礼物》是北师大新世纪版教材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描写了小作者去年和今年收到家人送给自己的礼物,从中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会了知识、懂得了道理。本文以诗歌的形式,语言浅显易懂、琅琅上口,有浓郁的生活息,贴近学生生活,适宜朗读、积累和练笔。二、学生分析: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三年级上册注重了读书与练笔并行,学习使用优美的句子,变文本语言为中心语言,促感悟之情为笔下之情。三、设计理念: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在呼唤教育本质属性的回归。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着眼于学生的进展。本教学设计以这一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读的实践,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巧妙地引导学生品读、赏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另外,在本教学设计中,围绕“亲情”这个主题通过扩展性阅读,在培育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加深对“亲情”的感悟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教学目标:1、学会认读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的特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思维训练,仿照课文前四段写一段话。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懂得礼物的’含义,使学生知道感恩,了解小小的礼物寄予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体会亲情的可贵。4、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句子积累下来。五、教学重点:随文识字,认识生字9个。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亲人的关爱和期待。仿照课文前四段写一段话。七、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2、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八、教学时间:2课时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爱礼物吗?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介绍,你在什么时候收到过亲人送的什么礼物?(学生沟通)2、师小结:当你过生日时,当你取得优异的成绩时……,家人都会满怀关爱和期盼地送上一份礼物。这些礼物寄予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冬冬也和你们一样,收到过很多亲人的礼物。她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首小诗,题目就是《礼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小作者收到了什么礼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正确流利,困难的多读几遍。2、同桌互读互评,然后再读课文。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听。(三)再读课文,初步体验。1、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分小组合作解决,筛选出难解之疑。3、小组汇报学习结果。(四)品读课文,体会发现。1、读一读:(1)自由读文,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2)小组朗读,并派代表在班上读。(3)班级赛读,评选班级“朗读能手”。2、说一说:(1)“小小的礼物,寄予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亲人期盼什么?你能替小作者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送上几句祝福的话吗?(2)为什么把寄予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的礼物比方成“春雨绵绵”,不比方成夏雨或秋雨呢?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亲人的关爱之情。(4)你觉得家人对你还会期待些什么?3、背一背:鼓舞学生把自己喜爱的部分背下来,评选“背诵能手”。(五)仿写诗歌,积淀语言。1、师:人们常说:“礼轻情意重。”小小的礼物寄予着厚重的情意。请你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