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知识网络发现者两对相对性弋实验过程、『状遗传实验I理论解释: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知识点考点点拨:一、相关知识(一)基本概念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表现型、基因型、等位基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1体现显性性状。F1自交,后代出现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不同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产生比例相同的四种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四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测交目的:测定F1基因型,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分析:如解释正确则理论应与实际结果一致<实验: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结论:杂交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一致,既可证明对分离现象解释是正确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I孟德尔定律的再发现(三)疑难解析1、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3)细胞核遗传;(4)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遗传;(5)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2、分解组合法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研究的是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由于控制生物不同性状的基因互不干挠,独立地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因此,这类题我们可以用分解组合法来做。分解组合法就是把组成生物的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分离开来,用基因的分离规律一对对加以研究,最后把研究的结果用一定的方法组合起来的解题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用这种方法解题,具有不需作遗传图解,可以简化解题步骤,计算简便,速度快,准确率高等优点。解题步骤:(1)、先确定此题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2)、分解:将所涉及的两对(或多对)基因或性状分离开来,一对对单独考虑,用基因的分离规律进行研究。(3)、组合:将用分离规律研究的结果按一定方式进行组合或相乘。应用:[1]、求有关配子的几个问题:(1)基础知识:基因型为Dd的个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D、d两种类型的配子,其中,D:d=1:1,而基因为DD或dd的个体只产生D或d—种类型的配子。(2)应用:①已知某生物体的基因型,求其产生的配子的种数和类型。举例: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进行减数分裂时可产生类型的配子,它们分别是(注: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解:i)此题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ii)分解:Aa—A和a两种配子,Bb—B和b两种配子,CC—C—种配子iii)组合:种数=2x2x1=4种类型=(A+a)(B+b)xC二ABC、AbC、aBC、abC②已知某生物体的基因型,求其产生的某一种类型的配子所占的比例。举例: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产生基因组成为AbC的配子的几率为。(设此题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以下同。)解:i)分解:Aa—A的几率为1/2;Bb—b的几率为1/2;CC—C的几率为1ii)组合:产生AbC配子的几率=1/2x1/2x1=1/4③求配子的组合方式。举例:已知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两个体杂交,其产生的配子有几种组合方式?解:i)分解:Aaxaa—2种;BbxBb—4种;ccxCC—1种ii)组合:AaBbccxaaBbCC—2x4x1=8种[2].求基因型的几个问题。(1)基础知识:基因型分别为DD、Dd、dd的个体互相杂交,其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关系为:亲代基因型子代基因型及其比例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DDxDDDD=1D=1DDxDdDD:Dd=1:1D=1DDxddDd=1D=1DdxDdDD:Dd:dd=1:2:1D:d=3:1DdxddDd:dd=1:1D:d=1:1ddxdddd=1d=13、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即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配子中。两对等位基因若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若这些基因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遗传时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归纳如下表:匚杂合子等位基因对数匚配子类型数F1配子组合数F2基因型数完全显性时F2表型数分离比1243一2(3:1)1241694(3:1)23864278(3:1)3n2n4n3n2n(3:1)n三考点例析(05年广东卷)家禽鸡冠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据下表回答问题:项目|基因组合A、B同时存在(A_B_型)A存在、B不存在(Abb型)B存在、A不存在(aaB型)A和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