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学习在磨练中成长作者:任志超[摘要]近年来,我多次给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代计算机《常用工具》课,深感这门课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不可否认,计算机专业班的学生,尽管他们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学得很多很广,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能否熟练地应用所学计算机专业知识处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事务,常常有些不尽人意。大家都知道,任何使用电脑的人,难免要处理各种各样办公、宣传及推销方面的事务,而进行计算机方面的软硬件安装和故障排除,更是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必备杀手锏。而这些工作和事务,作为学习计算机专业班的学生来说,更是要熟练掌握和应用,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综合素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关键字]:基于过程的教学理念、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几年来,通过本人所代计算机专业班《常用工具》课的教学探索,我觉得此科目的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设置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以兴趣为基点,以实际问题为重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动的动手操作能力,能熟练处理各种学习、工作及生活中的事务。一、以基于过程的教学理念引领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点和操作技能《常用工具》课程是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课。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本着基于过程的教学理念,以实践引导理论知识的学习,旨在突出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操作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比如,我在安排这门课教学计划时,我打破本书的十四章节的内容排列顺序,按先易后难、先熟后生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先学习常见的工具软件,后学习不太常用但很专业的工具软件。开学的第一周,我从第3章开始,先学习了经常会用到的压缩软件WinRAR,然后再学习下载工具、系统优化大师等软件,最后学习磁盘分区等工具,从而使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使他们对经常使用的工具软件更加熟练,进而对此软件的应用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掌握和技能扩展。而对学生以前从没有用过的软件,我则从头从细节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些常用工具软件虽然说不太常用,但专业性很强,在处理专业问题时,会对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快捷和方便。在课时安排上,本学期,教务科给我所带的两个计算机专业班一周各安排2课时,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本人的主动要求下,每个班各加了两节实践课。这样下来,常用工具软件一周课时就成了4课时。开学初,我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我安排:学生一周学习一个常用工具软件,理论和实践教学各占2课时。课论课在教室,我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以理论讲解和示范操作为主,让学生了解这个软件的功能,知道其在现实生活和学习工作中能做什么,同时还有哪些扩展功能。课堂上,学生学得很认真,常常将一些现实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很简洁地记在笔记本上,作为一个技能知识点记录下来。实践课我则采用任务驱动法,给学生创设3——5个情景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选择要用什么软件,用什么方法,从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到本周学习过的这个工具软件。可喜的是,随着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这个软件的使用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根据实际情况及软件的使用环境,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常用工具》这本教材,是2006年7月份的第1版,相对来说,选择的教学软件还是较为常用,但是鉴于当前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版本更新太快,所以教材所提供的常用工具软件大部分已经过时了。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的资源优势,每次上实践课时,总是能够从网络上下载到最新的常用工具软件,基于此原因,我在教学时,将第12章的下载工具提到第二周来学习,不但让学生掌握了下载工具——flashget的用法,而且将其与本机提前安装的下载工具进行比较,分析这些下载工具各有什么优缺点,从而让学生本着习惯和方便的原则,选择自己喜欢的下载工具,去下载自己所需要的各种网络资源,以方便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三、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