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质量监督与控制2.4.1施工图质量控制措施1施工图设计管理程序(1)设计过程管理1)进行施工图设计前,项目管理部设计管理人员需向设计单位提供地质详勘报告并提出各专业设计的配合要求。2)若施工图设计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由不同设计单位协作进行,项目管理部应组织方案及初步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和技术答疑,阐述设计意图和设计理念,交代关键部位和注意节点,并对涉及建筑效果部分的施工图实施把控。3)对影响最终设计成果的变更需按流程重新申报审查。(2)项目管理部内部评审1)项目工程管理部负责组织内部的施工图评审,必要时可邀请集团公司相关部门参与,评审结果应填入《图纸评审记录表》。内部评审应侧重于功能性、经济性及设计成果对设计合同、设计任务书、规范及强制性条文的符合性。2)项目公司也可委托专家对施工图设计的经济合理性进行重点审核。(3)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审核项目工程管理部应要求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施工图进行审核,并要求其提供书面审图记录。审核重点是设计深度的符合性、准确性、各专业设计的协调性和施工可行性。(4)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1)项目工程管理部在开工前应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召开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会议;并提前一周将各单位的审图结果提交给设计单位。2)通过图纸会审,项目公司、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协商确定存在的图纸问题和各种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形成纪要。(5)记录管理1)项目公司内部的施工图评审记录,应作为工作过程的记录,妥善保管。2)图纸会审纪要是施工图的必要补充和修正,应确保文字清晰、表达正确、措辞严谨,经参与评审各方确认后发放,并与施工图共同报送集团工程师办公室备案。3)图纸会审纪要及后续的变更联系单,应同步在各份图纸上做出必要的修订和标注,以防疏漏。4)会审纪要格式要求:图纸会审纪要资料除按当地档案馆要求归档外,应保留过程资料,须另按会议纪要格式保存,应包含自审记录、会议签到表及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可简要概述会议内容。2施工图设计管理内容(1)审查图纸的齐全性,包括施工图说明、预算书和设备、材料明细表。(2)施工图设计是否具有详细的构造尺寸。还包括各种运输、通讯、管道系统、建筑设备的设计,在工艺方面,应具体确定各种设备的型号,规格及各种非标产品。(3)审查设备、结构、管线各部份的布置、以及它们的相互配合、标高、外型尺寸、坐标是否符合要求或存在矛盾。(4)设备和标准件清单明细表是否齐全。(5)在施工详图上是否设计非标准件详图,设备安装及工艺详图,设计建构筑物及一切配件和构件尺寸,连接、结构断面图是否齐全。(6)图纸是否按有关专业配套出齐。3施工图审查原则性内容(1)进行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审查。(2)审查是否符合消防、节能、环保、抗震、卫生、人防等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3)审查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深度要求。(4)审查是否损害公众利益。4施工图审查具体内容(1)结构施工图1)结构设计总说明a设计依据条件是否详尽、正确;使用的规范、规程、图集及计算软件是否适用、有效;工程概况:建筑结构类型及概况,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及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基本雪压和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人防工程抗力等级,设计±0.000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持力层土层类型及承载力特征值,地下水类型及标高,防水设计水位和抗浮设计水位,场地的地震动参数等。b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结构材料选用和统一构造做法、标准图集选用是否正确;对涉及使用、施工等方面需做说明的问题是否已做交代。c是否正确使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岩土参数、场地的地震动参数;是否正确采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对基础形式、地基处理、防腐蚀措施等提出的建议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地基液化,湿陷及其他不良地质作用,地基土冻结深度等描述是否正确,相应的处理措施是否落实。d需考虑地下水位对地下建筑影响的工程,设计及计算所采用的防水设计水位和抗浮设计水位,是否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