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冲击与传统媒体的革新异军突起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冲击。面对因特网的挑战传统媒体必须顺应形势改革创新扬长避短努力拓展自己在网络时代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一、网络传播的优势和局限性网络媒体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并造成广泛深刻的影响是因其具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独特优势。交互性。这是网络传播的最大优势。在网络中任何一个网络用户都能够把自己所拥有的信息直接上网而不像传统媒体那样信息的发布权控制在职业传播机构手中传统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等的传播是点对面的单向传播受众只能被动地选择新闻而网上传播则是多人对个人、个人对个人和个人对多人的异步传播为受众主动获得个体化信息提供了条件什么时候需要新闻即可什么时候收取需要多少就可获得多少。信息量巨大。网络属于全社会只要用户通过电话拨号上网后就可获得来自世界各新闻网站上的形形色色的新闻它打破了国界的限制全世界所有上网的传统媒介的新闻以及个人、团体、开发商的新闻信息用户都可在鼠标点击之下获得其“海量”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传播权利平等。传统媒体是由少数人来控制的老百姓只能被动地接收在新闻信息传播之前表现一种极不平等的关系在网上传播媒介不再是信息的独家所有者任何个人或组织只要能支付计算机的购置费用和上网费用都能够通过各自渠道接受和发布新闻信息。将传统新闻传媒整合为一。报纸是静态的文字和图片广播是声音电视是声音和图像而网络却将这些众多的单个传媒连接成一个既分散又集中的体系网络能够提供全方位多感觉的信息。用户在获取信息时如果看文字看累了能够随手打开图像切换器或切换成声音。迅速快捷。报纸必须等印刷电视需要拍摄与剪辑录像而网络能够随事实发生随时上网。当然每一种媒体都有自己的局限性网络媒体同样不例外。其一因特网的受众面较窄。资料表明:当前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同互联网联接网络媒体已经具有了世界性。但面对铺天盖地的英文、俄文、日文、德文、法文等网站受众的知识再渊博也不可能十分得心应手。另外网迷群体在中国还远远没有形成因特网用户不见得天天上网。所以受众面的窄小是因特网短期内难成气候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其二因特网成本较高。要想上网必须备有电脑及与之相配的“鼠”、“猫”等硬件前期总投资在万元以上。另外上网时间的长短决定着付费的多少和花几角钱读一份大容量的报纸相比成本显然是高了一些。其三因特网信息污染较大。因为因特网是开放型的信息发布缺少有效的管理这就造成了因特网上的假信息、假新闻满天飞。其四大容量是因特网的双刃剑。一方面因特网的大容量成为其一个重要的优势。但是对于网迷来说他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使他全天小时都陷在网上也不可能将所有网上信息浏览完。因特网好像一个茫茫大海你在网上忙了一天也未必网到你所需要的那条有价值的“鱼”。其五电台、电视台、报纸是党和政府的舆论工具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舆论的重要任务。这个功能网络媒体自然无法具备。当前网络上的新闻来源仍然是以报纸为主的传统媒体。二、传统媒体的发展趋势“第四媒体”的兴起酿就了一种全新的传播环境网络传播有人称是人类文明首次遇到的本质转换给大众传播从媒介形式到传播方式以及传播理念都带来了巨大变革。网络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新世纪对人类文化、经济和生活影响最深广的新主流媒体。对于传统媒体与其竞争和融合的趋势当前有多种评说。主要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网络迅速占据受众市场将传统媒体最终驱逐出去特别是像报纸这种单调线性传播的印刷媒体很可能成为信息时代的恐龙另一种认为四种媒体共存传统媒体大力拓展网上生存空间优势互补共生共荣。第一种观点过度看重了网络传播的优势这使人想起了电视初兴时对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形成的冲击电视以其有影有声、连续直观的优势一下子吸引了众多受众于是有人断言用不了多久广播、报纸就会被电视取代。时光荏苒几十年过去了广播、报纸不但没有在受众面前消失反而和电视一道持续发展、进步、壮大。在传播领域报纸和广播、电视可谓并驾齐驱伯仲难分。反观今天网络媒体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又使一些人心旌为之动摇感慨称赞网络媒体实时性、互动性、多功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