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益智传统作用机理 针灸益智是指通过针灸的方法,来治疗智力障碍类疾病,以改善患者智力,促进身体健康。那么,针灸施术于人体之后,是通过何种途径起到益智疗疾的作用呢?从历代针灸文献资料看,对这一问题论述的不多。根据对中医“智力”概念的剖析,结合针灸医籍记载的实际内容,确定健忘、痴呆、无心力等病症为智力障碍类疾病,凡能治疗智力障碍类疾病的穴位均属益智穴。笔者在整理总结历代医家针灸益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引入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益智穴的经络分布、益智处方的配穴含义等方面,就针灸益智的作用机理作一初步探讨。 1 刺激经穴,疏通经脉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经络中以经脉为主干,经脉中又以十二经脉和奇经中的任督两脉最为重要,人体上的绝大多数穴位都在以上十四经脉之中。就益智穴位看,10 部针灸专科医籍,以及 6 部综合医籍所载的益智单穴计 24 个,全位于十四经脉[1]。笔者还查阅了清代及清代以前的其他针灸文献,并整理其针灸益智的临床经验[2],发现涉及益智穴位共 50 个,除鼻交頞中和鬼眼 2 个属经外奇穴外,其余 48 个均为经穴。可见,针灸益智主要通过刺激经穴,改善智力,恢复健康。经脉是疏通气血、补心强记、益智健脑的主要通道。 益智经穴的经脉分布 48 个益智经穴的经脉分布见表 1。从表 1 中发现:有 3 个穴位以上的经脉是心包经 6 穴、心经 5 穴、膀胱经 5 穴、任脉 5 穴、肾经 4 穴、督脉 4 穴、肺经 4 穴、脾经 4 穴、大肠经 3 穴、小肠经3 穴、胃经 3 穴等。益智经穴占每条经脉全部穴位所占的比例,以心包经、心经为最高,心包经占%,心经占%,其次是肺经占%,任脉占%,脾经占%,小肠经占%,肾经占%,大肠经占%,督脉占%。经综合比较分析:益智经穴主要集中在心经、心包经、督脉、任脉、肾经、膀胱经、肺经和脾经等。 表 1 益智经穴的经脉分布 从经脉的分布特点看,与中医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的学说相吻合,这些经脉与心脑关系甚为密切。“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3]。心经和心包经除本身是主司智力活动的通道外,同时与头脑相通,与脑髓密切相关。任督两脉,总领阴阳,其分布亦与心脑密切相关。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由于脾、肺等脏器的功能活动与脑髓密切相关,手足阴经也直接或间接地上达于头脑。经络与心脑相连相通,关系紧密,沟通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与心脑的联系,并将脏腑所化生的气血精微传输心脑以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