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数学“空间与图形”导学案(配华东师大2011版)乐至县导学案编写组2015年10月C18平行四边形§18.1.1平行四边形的边、角性质及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学习目标】(1)能背诵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定理1及推论、性质定理2;(2)能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及推论、性质定理2;(3)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定理1及推论、性质定理2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计算.【温故互查】1.同桌互相叙述平行线的画法;2.叫做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对应线段,对应角。3.填空边角其它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___。全等三角形的周长____。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___。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____;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中线____;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____;全等三角形的面积____。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设问导读】阅读教材P.72-75.后思考下列问题。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2.解读平行四边形的定义:(1)定义中的关键词: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边形(2)几何语言表述定义: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3)定义的双重作用:具备“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才是“平行四边形”。反过来,“平行四边形”就一定具有“两组对边分别”性质.3.性质推导(1)性质1几何语言表示: □ABCD,∴(2)性质2几何语言表示: □ABCD,∴4.如图18-1-1,l1∥l2,l3∥l4,你从中发现的平行四边形为,有哪几组线段相等?。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5.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1)两相交直线无距离可言,(2)与两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区别与联系,(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自学检测】1.若AD∥HE,AH∥FC,BG∥DE,用正确的方法表示图18-1-2中的平行四边形:。2.在□ABCD中,∠A=153°,则∠B=°,∠C=°,∠D=°.图18-1-1图18-1-223.如果□ABCD的周长为28cm,且AB:BC=2∶5,那么AB=cm,BC=cm,AD=cm.4.如图18-1-3,在□ABCD中,如果EF∥AD,GH∥CD,EF与GH相交与点O,那么图中的平行四边形一共有().A.4个B.5个C.8个D.9个.5.如图18-1-4,四边形AFCE和四边形BFDE都是平行四边形,AF、BE交于点G,DF、CE交于点H。求证:四边形EGFH为平行四边形。【巩固训练】1.如果□ABCD中,∠A—∠B=37°,则∠A=°,∠B=°,∠C=°,∠D=°2.在下列图形的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A.对角相等B.对角互补C.邻角互补D.内角和是360°E.不稳定3.如图18-1-5,□ABCD中,P是形内任意一点,△ABP,△BCP,△CDP,△ADP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4,则一定成立的是()。A.S1+S2>S3+S4B.S1+S2=S3+S4C.S1+S2<S3+S4D.S1+S3=S2+S44.在□ABCD中,若∠A:∠B=2:3,则∠C=、∠D=.5.在□ABCD中,若AC=8,AD=6,则边AB的取值范围是。6.如图18-1-6,AD∥BC,AE∥CD,BD平分∠ABC,求证AB=CE。7.已知:如图18-1-7,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2BC,M为AB的中点,求证:CM⊥DM.8.已知:如图18-1-8,ABCD的周长是36cm,由钝角顶点D向AB,BC引两条高DE,DF,且DE=cm,DF=cm.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拓展延伸】已知:如图18-1-9,AB//DC,AC、BD交于O,且AC=BD。求证:OD=OC.图18-1-5图18-1-8图18-1-93§18.1.2习题课【学习目标】(1)叙述并记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定理1及推论、性质定理2;(2)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定理1及推论、性质定理2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计算.【练习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推论知识综合应用。【练习难点】方程思想,等量转化等在解决平行四边形问题中的应用。【温故互查】同桌同学相互叙述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定理1及推论、性质定理2;1.两组对边分别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2.填空:平行四边形边角性质3.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设问导读】阅读教材P.75-76.后思考下列问题。1.例3在进行线段长度计算时运用了的数学思想.其相等关系是:平行四边形中,两邻边的和的2倍=周长。2.例4在解决证明两条线段的和的问题时,将它们等量转化到一条直线上,利用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将角相等转化为线段相等。【自学检测】1.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32cm,相邻两边的长相等,则该四边形各边的长分别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