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欢迎阅读1万里与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事业万里是改革开放路线的忠实执行者,他领导农村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行。这位改革开放的“高级工程师”,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十分关注。他主张教育为四化建设服务,鼓励推行教育改革,呼吁加强师范教育,为20世纪8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不重视教育“是一定要后悔的”文化和教育是“文革”中首先受到冲击的领域,“两个估计”对教育战线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教育思想被严重扭曲,很大一部分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的知识分子受到迫害,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出现了长期空白。同时,社会上充斥着轻视和忽视教育的不良氛围。这种情况无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需求,大力发展教育、培养能为四化建设作贡献的人才迫在眉睫。“文革”结束后,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教育战线率先开展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否定“两个估计”,开始扭转了“文革”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方针,教育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以此为起点展开,教育事业乘着改革的春风逐渐恢复发展。最新资料欢迎阅读2万里是新时期党的路线的忠实执行者,也是教育发展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要想实现四化建设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因此,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不同场合为教育发展摇旗呐喊的万里。1984年6月,在同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部分代表进行座谈时,万里将教育事业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传达出重视教育的思想:现在我国搞四化建设,最缺少的是知识和人才,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靠教育。所以,我们党和政府都要重新认识教育对四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人是最大的能源,教育战线是最大的能源基地,只有有了合格的人才,四化建设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任何轻视知识、轻视知识分子、轻视教育的思想都是错误的,是违反马列主义的。1985年5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万里发出了把教育看作“效益最大的一种投资”的呼声,显示出他的长远战略目光。有一次,万里在同安徽省领导同志谈话时,比较了安徽和江苏的发展情况:安徽十三四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年产值100亿元;江苏只有十万平方公里,年产值500亿元。为什么安徽同江苏的差距这么大?万里为其“诊断”的“病因”是,安徽教育和培养人才的工作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低。寥寥数语,饱含着万里对农村改革“领头羊”安徽发展状况的关心,也准确地为安徽指出了迎头赶上的方向。各级党政机关是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实施者和推动者,它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把重视教育与否纳入地方党委工作的考核体系,是万里为敦促地方党政机关发展教育事业提出的一个重要方法。1983年7月下旬,教育部召开全国普通最新资料欢迎阅读3教育工作会议。万里在会上重申了“教育是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最基础的工作”这一思想。他语重心长地说,对教育问题认识不够的话,“是一定要后悔的,即使今天不觉得后悔,九十年代一定会后悔”。他请与会代表回去向省委传达、汇报会议的内容,建议每一个省委和省政府、县委和县政府在暑假期间由省委书记、县委书记主持召开一个普通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如何加强普通教育工作。万里还强调,重视教育与否,是考核一个党委对现代化的了解程度与领导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一定要像抓能源、交通、财经工作那样抓教育。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为四个现代化培养人才,这是万里的心声,也是他对教育事业的期望。1982年8月,万里、胡乔木会见参加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座谈时,万里表达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密切结合”的想法,认为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一定要坚持下去,并希望各级党政领导加强对勤工俭学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更适合四化的需要。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的创建和发展自然也牵动着万里的心绪。1985年10月29日,香港商人包玉刚捐资创办的宁波大学举办奠基典礼,万里欣然前往参加。在谈到宁波大学的办学方向时,鉴于当时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人才都很缺乏,而经营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