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注释1.羁:拘束,束缚。2.环堵:四壁。多用以形容居室简陋。3.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4.辍:停止,停下。5.畜:同“蓄”,储蓄。6.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7.适:满足。8.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9.尝:曾经10.蔽:遮挡11.此:这样12.解:理解13.具:具备译文陶潜,字元亮,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以真性情而高兴。曾写作《五柳先生传》说:“家里四壁很空,不能遮阳挡雨,旧衣衫穿破了,盛饭的容器屡次空着,是安然自若的样子。”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这样说。当有亲朋带着酒菜去找他,他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舒舒服服的睡觉。从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只是见酒就喝,如果没酒,也可以不停的吟诵。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素琴,弦也不调音,每当朋友们来喝酒。就弹琴唱歌,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何必要有琴的声音呢?”《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961年12月【译诗】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待到山花开满大地时,梅花就在花丛中欢笑。原文赵襄主①学御②于王子期,俄而③与子期逐④,三易⑤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⑥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⑦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⑧远。今君后则欲速⑨臣,先则恐逮于⑩臣。夫⑾诱⑿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13)君之所以后也。”(节选自《韩非子·喻老》)注释(1)赵襄主:赵襄子,战国时赵国君王。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此处指王良。(2)御:通“驭”,驾车。(4)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5)易:更改,改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6)尽:穷尽。(7)调:相协调。(8)致:达到。(9)逮:追捕。这里是“追赶”的意思。(10)于:被,表被动(11)夫:语气词,不译,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12)诱道争远:把马拉到大道上去长途竞赛。诱,引导,这里指沿着同一路线奔跑。(13)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14)“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中的“于”字:向,介词(15)上何以调于马”中的“于”字:与。上:同“尚”,还。语句注释(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我的本领已经全部都教给你了,只是你使用得不恰当。(2)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但凡驾车特别注重的是,要使马套在车辕里很舒适,人的心意要跟马的动作协调,这样才可以加快速度,达到目的。(3)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如今国君在落后时就一心想追上我,跑在前面时又怕我赶上,驾车赛跑,不是领先就是落后。不管是跑在前面,还是落在后面,都总是把心思用在和我比输赢上,怎么能有心思去关心调整马呢?(4)此君之所以后也:这就是您会落后的原因了。译文战国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技术。没多久就要跟王子期比赛,比赛之时他多次改换马匹而多次都落在王子期后边。襄主说:“你教我驾车的技术,一定留着一手,没有完全教给我。”王子期回答道:“我已经把技术全都教你了,只是您在使用的时候有问题。不管驾驶什么车辆,最重要的是,马套上辕,要跟车辆配合稳妥;人赶着马,注意力要放在人的指引与马的奔跑相协调上,然后,才可以加快速度,跑得很远。现在,你在我后面,一心只想追上我;你在我前面,又怕我追了上来。其实,驾驭(引导)马匹长途竞争,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