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滨海新区九年级专题练习专题二多项选择题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30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7.5cm<15cmf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5cm<30cmf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B.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C.当物距是1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1,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D.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图1cm5070604030204.如图2所示,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放在A处时,位于P处(图中未画出)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向右移动蜡烛至B处,再将光屏从P处移至另一位置得到清晰的放大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中光屏是向左侧移动的B.上述过程中光屏是向右侧移动的C.透镜在光具座上30~40cm刻度之间的某一位置D.透镜在光具座上40~50cm刻度之间的某一位置5.张强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先将一焦距未知的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中心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当该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3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烛焰的像(图中光屏未画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屏上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B.图中未画出的光屏所在的位置可能在75cm刻度处C.将烛焰移到30cm刻度处,保持透镜位置不动,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光屏上也得不到烛焰清晰的像D.将烛焰移到10cm刻度处,保持透镜位置不动,移动光屏,光屏上烛焰清晰的像将变小6.小明同学先将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图20102030405060708090100cmBA图30102030405060708090100cm斑,如图4所示;然后他利用这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5所示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60cmB.图5中,光屏上成的是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C.图5中,将蜡烛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2cm,光屏上再次成的清晰像将变小D.图5中,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光屏的位置互换,仍可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7.图6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放在50cm刻线上并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处于25cm刻度处时,则A.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60cm~70cm的刻度范围内移动B.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大于70cm的刻度范围内移动C.在光屏上所成烛焰的像应该是图7中的甲图D.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5060cm图4图510204050cm3060甲乙丙丁0102030405060708090100cm图6图78.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8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清晰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清晰像最大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清晰像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9.在用一凸透镜研究其成像的规律时,某同学得到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B.当u=25cm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C.当v=24cm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2cm处向距凸透镜32cm处滑动,像会逐渐变小10.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图9所示),实验次序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