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专题十八世界地理概况一、单项选择题(2007年高考海南卷地理)读图1,回答1~3题。1.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知七大洲中G亚洲为4400万K㎡,E为北美洲2400万K㎡,D为南美洲约1800万K㎡,C为南极洲1300万K㎡,B为欧洲约1000万K㎡,A为大洋洲约850万K㎡;太平洋为K约18000万K㎡,I为大西洋约9000万K㎡,J为印度洋,7500万K㎡,H为北冰洋120万K㎡,故选B。2.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C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图2中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答案】D【解析】从欧洲至亚洲应选D。3.春分日重庆太阳高度角最大时,H大洋某岛屿正好日出。此时,两架飞机从该岛同时起飞,甲沿经线向南飞行至南极点,乙沿纬线飞行一圈,则甲比乙穿越六大板块的数目A.多1个B.多2个C.少1个D.少2个2/216.(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世界最大的岛屿位于()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大洋洲【答案】C3/21【解析】明确世界最大岛屿,区别其所属的国家和大洲。世界最大岛屿是格陵兰岛,从所属国家看,其属欧洲丹麦,但从大洲来看,它应属于北美洲,根据题干要求应选C。7.(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各组语言中,都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不定项选择)()A.英语、德语B.俄语、日语C.汉语、阿拉伯语D.法语、西班牙语【答案】CD【解析】全球大约有2000多种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属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由此可知正确选项应为C、D。8.(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A.B.C.世界新增人口至少50%D.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至少是北美的3【答案】CD9.(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各大洲中,都有大面积热带草原分布的是()A.欧洲、北美洲、大洋洲B.非洲、北美洲、南美洲C.亚洲、南美洲、北美洲D.亚洲、非洲、大洋洲【答案】B【解析】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及欧洲缺少热带草原。选项B正确。4/2110.(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国家中,基本上是近几百年来由移民建立起来的是()A.美国B.新西兰C.新加坡D.科威特【答案】ABC11.(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四个流域中,人口最稀少的是()A.尼罗河流域B.亚马孙河流域C.刚果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答案】B12.(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在各大洲中,占世界国际贸易额比重最高的是()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南美洲5/21(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Ⅰ(新课程))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图2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2,回答3—5题。14.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答案】A【解析】全球的气温变化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因此其变化规律应该是由低纬地区向高6/21纬地区逐渐降低;全球有两个纬度带是多雨地区,一个是赤道地区,另一个是南北半球60度附近的副极地地区。南北纬30度附近的副热带和南北纬90度附近的极地地区是两个少地区,所以,全球的降水变化规律应该是由赤道向副热带逐渐减少、再由副热带向副极地逐渐增多、最后由副极地向极地逐渐减少;雪线的高低主要受气温与降水量两个变量的影响,副热带地区降水少,气温高雪线高;赤道地区尽管气温高,但降水量更大,因此,雪线较副热带地区低;由副热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气温逐渐变低,雪线当然也随之降低,综上所述,雪线的变化规律与全球大洋表面的盐度分布规律非常相似。15.多年平均雪线高度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答案】B【解析】副热带地区降水少,气温高,雪线高。16.依图示资料可知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