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新春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的8个生字,认识并会写新部件欠字旁。2、能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扩词练习,丰富词汇,体会本课的新词,学着积累和运用新词。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新春欢乐的气氛,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并引导学生喜爱读儿歌,有主动读儿歌的愿望。教学重难点:认识本课的生字,学会其中的4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方法:朗读情景教学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教学时间:2课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质疑激趣1、播放欢庆新春佳节的场景,激发学生情感。2、读课题,说说新春佳节你最喜爱干什么。3、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说说读完这首儿歌后你了解新春佳节是怎么过的。二、自主识字,同桌沟通1、提出的生字,以请小老师的形式正音巩固。2、自主识字、学词,同桌沟通检查。3、以“开火车”的形式集体沟通,老师适时点拨难点。三、诵读课文,体会情感1、再读儿歌,想象一下小朋友在新春佳节时的摸样,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2、请学生读,集体评介。3、请同学们同样怀着高兴奋兴的心情再读读儿歌,比比谁读得。四、联系实际,畅谈感受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说自己的体会。2、说说自己家怎么过年的。五、扩展活动1、唱《新年好》。2、沟通介绍春节的风俗习惯。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让学生了解其他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能了解多少就了解多少。【篇二】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按笔顺正确、工整地书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2、能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扩词练习,丰富词汇,体会本课的新词,学着积累和运用新词。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新春欢乐的气氛,激发孩子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新春欢乐的气氛,激发孩子对春节的喜爱之情;学习本课8个生字,其中4个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和多媒体课件。2、让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回忆家里是怎么过年的,并收集春节的相关资料。3、请音乐老师教唱《新年好》。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媒体播放春节“锣鼓喧天,鞭炮欢叫;龙腾虎跃,彩灯闪耀;合家团圆,举国欢闹;红梅映雪,神州欢笑……”的喧闹场景,引起孩子们的美好回忆,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2、谁来说说过年时,你最喜爱做什么?老师也喜爱春节,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新春到》,让我们一起走进令人难忘的新春佳节。(板书:新春到)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请大家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读儿歌。2、送生字“回家”。(1)媒体展示8个生字。孩子们,这些汉字娃娃迷路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行吗?请大家再次读读儿歌,看见这些汉字娃娃就把它们圈起来,给它们一个家,比比看谁圈得又快又准。媒体相机展示课文中圈好的生字进行订正。(2)哪些字是原来自己认识的?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反复拼读几遍,跟这些汉字娃娃交交朋友,别喊错它们的名字哟!看谁读得又快又准。3、读准生字字音。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通过和汉字娃娃交朋友,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如,“春”、“真”是翘舌,“送”、“坐”是平舌,“真”是前鼻韵等)抽生读,小老师教读,齐读。(2)想把这些新朋友读给你的小伙伴听听吗?这样,你想读给谁听,你就去读给谁听。看谁读得又快又好。全班齐读。4、抽生读、齐读儿歌,要求读通读顺。三、熟读课文,体会情感1、看图,同桌互读。同意读给同桌的伙伴听听吗?不过,老师有个要求,注意看看插图,读的时候想想,这些小朋友在春节到来时,都干了些什么?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意见。媒体展示“贴对联、挂灯笼、看联欢会、放焰火点鞭炮”图片,让学生把这些词语朋友读一读。2、男女生赛读。过年了,小朋友的心里挺兴奋,你们能读出来吗?男同学和女同学竞赛竞赛,看谁读出了兴奋的语气。学生相互评议。四、美读课文,畅谈感受1、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