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编袋技术规格书、概述本项目为硫酸钾产品包装用塑编袋项目采购。本次采购货物范围:25kg、50kg塑编袋。二、包装物使用环境1、包装温度:W100°C;2、跌落高度:不低于2.0m。三、采购内容、技术参数及要求25kg、50kg塑编袋技术要求如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民用硫酸钾产品包装用塑料编织袋、薄膜袋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民用硫酸钾产品包装用塑料编织袋、薄膜袋的采购、进货检验及产品包装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828.1技术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4456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T4857.5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GB/T5009.60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8946-20133定义与缩略语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3.1二合一复合塑编袋以聚丙烯编织布为基材,内侧复合聚乙烯薄膜后制成的缝底袋。3.2单层袋只有一层二合一复合或仅以一层基材(以下称未复合)缝制成的塑编袋3.3双层袋在单层袋内部再衬一层聚乙烯吹塑薄膜袋。其中外层袋简称外袋,内衬聚乙烯吹塑薄膜袋简称内袋。4袋型、品种及规格4.1.1袋型:敞口袋。4.1.2品种:复合单层袋、复合双层袋。5技术要求5.1材质5.1.1所用原材料均为新料。5.1.2耐热性:包装袋承受的产品的最高温度不低于60°C。5.1.3耐寒性:包装袋承受的产品的最低温度不高于一30C。5.1.4抗老化:满足不在阳光照晒下存储时间不小于12个月。5.2外观5.2.1PE内袋表1PE内袋外观质量项目要求外观平整、厚度均匀,无缺损,不得有对使用有碍的气泡、穿孔、水纹、暴筋、塑化不良、鱼眼僵块等疵病。感官色泽正常,无异味、异嗅、异物。袋底热合袋底热合应牢固。小袋热合线距底边(10±2)mm,热合线宽度(2〜3)mm;大袋米用烫底热合。5.2.2复合塑料编织袋表2复合塑料编织袋外观质量项目要求感官经、纬线分布均匀,色泽一致,颜色为乳白色,并带有光泽,无异味,无杂质。断丝同一地点经、纬之和断丝少于3根。稀档间隔100mm内,经、纬丝断、缺不超过2根。褶皱宽度3m,长度100mm的折叠不多于3处。清洁由油或其它原因造成的100mW以下的明显污点不多于3处;100mW以上的明显油污不允许有。复合圆筒袋双面复合时,双面各应大于基材宽度(5~10)m,且无明显脱落、气孔及硬块。切边保证不散边、无粘结碎料。袋两侧折边线保持平行且与切线垂直。复合袋翻袋袋两侧折边保持平行,不得出现M边现象。折边线距袋边50m。缝合不允许出现脱针、断线、未缝住卷折和袋子偏斜现象,缝底线与袋两侧折边保持垂直。因缝制出现袋两侧折边偏斜长度不允许大于5血。印刷字迹清楚、油墨均匀、印刷颜色不得有深浅不一致的地方,附着力强,手抹不掉色。粘连不允许有。5.3允许偏差表3项目允许偏差长度,mm-5〜+10宽度,mm-5〜+10经、纬密度,根/100m-1单位面积质量,g/m?-4〜+4复合膜厚度,m-0.002〜+0.0026材质物理机械性能6.1PE内衬袋所用材质物理机械性能表4项目指标厚度(mm)0.35±0.002单重(g/m)32±2拉伸强度(纵、横向)Mpa三12断裂伸长率(纵、横向)%三150冲击强度不破裂6.2复合塑编袋所用材质物理机械性能表5复合塑编袋所用材质物理机械性能项目要求线密度tex(g/km)111+5-5经密度X纬密度根/100m(48)x(48)-1-1拉伸负荷,N/50m经向三700纬向三700边向三650缝底向三350断裂伸长率%径向三15纬向三15聚乙烯復膜厚度m0.025+0.002-0.002单重g/m23+2-2剥离力N/30m3.0复合编织布单重g/m?130+5-5耐热性无粘着、熔痕等异常情况7缝制7.1缝制方式:平口缝底袋(见图1~图2)。7.2缝制要求7.2.1内袋热合内袋在距底边(10±2)mm处热合,热合线宽度为2〜3)mm,热合应均匀、牢固。7.2.2缝线和针距要求包装袋袋底缝线采用29.5texX3X3原白色涤纶线,针距为(7〜1.2)mm。包装袋袋口缝线采用29.5texX6原白色涤纶线,针距为(7〜1.2)mm。7.2.3外袋缝制7.2.3.1在距袋底口20mm处握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