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医基础理论经典论述题VIP免费

中医基础理论经典论述题_第1页
1/11
中医基础理论经典论述题_第2页
2/11
中医基础理论经典论述题_第3页
3/11
内容介绍>>1.从阴阳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原理论述阴阳消长基本形式及其指导意义。2.何谓津液?津液是如何化生的?其具体过程如何?3.津液的输布、排泄与哪些脏腑的功能活动相关?试分述之。4.何谓津液?津液有何生理功能?试分述之。5.何谓人体之气?其生成来源如何?其生成与哪些脏脏的生理活动相关?试分别说明之。6.气的生理作用有哪些?试从生理和病理的角度论述之。7.何谓气机?其基本形式如何?脏腑的气机运动有何特点?8.气机的概念如何?为什么说脾胃是一身气机的枢纽?9.宗气是如何生成的?其分布和功能如何?10.试从生成、特性、分布及功能诸方面比较营卫二气的异同点。11.血液是如何生成的?血液的正常运行方式及与脏腑的关系如何?试分述之。12.血液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如何?血液有何生理功能?13.气对血的作用如何?这种理论对临床实践有何指导意义?14.何谓“津血同源”?试从生理、病理及临床应用等不同角度论述之。15.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6.怎样理解心主血?17.为什么说肺主一身之气?肺的主气功能与呼吸功能之间有何联系?18.何谓脾主运化?其生理作用如何?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19.何谓肝主疏泄?肝主疏泄的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20.何谓肾藏精?肾中精气的生理作用如何?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21.试述肾主水在人体水液代谢中的重要作用。22.从生理和病理两个方面如何理解“肾主二便”?23.试从生理病理论述肾与骨、髓、脑之间的关系。24.试述心与脾在生理病理方面的联系。25.肺与肾在病理上有何联系?26.人体消化过程主要与哪些脏腑有关?这些脏腑的作用各如何?27.中医学病因分类主要有哪几种?各包括哪些内容?28.劳逸过度有何致病特点?29.饮食失宜包括哪些方面?它有何致病特点?30.结石有何致病特点?31.瘀血有何致病特点?32.水湿痰饮的致病特点如何?33.七情内伤有何致病特点?34.何谓热邪?其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何?35.何谓湿邪?其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何?36.何谓寒邪?其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何?37.何谓风邪?试述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38.何谓扶正祛邪?试述扶正祛邪的临床应用。参考答案1.答:阴阳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是阴阳学说最基本的规律。阴阳消长大体可概括为四种类型,其内容及指导意义如下:①此长彼消:即阴长阳消、阳长阴消。这是由于阴阳制约较强造成的。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②此消彼长:即阴消阳长、阳消阴长。这是由于阴阳制约不及造成的。即唐·王冰注解《素问·至真要大论》所提出的“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③此长彼亦长:即阴长阳长、阳长阴长。这是互根互用得当的结果。临床上补气以生血、补血以养气、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皆属此类。④此消彼亦消:即阴消阳消、阳消阴消。这是互根互用不及所造成的。临床上常见的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必然气虚、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皆属此类。2.答: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其清稀者为津,稠浊者为液。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小肠和大肠吸收饮食水谷中的水份和营养而生成。具体而言,饮食水谷入胃,经胃的受纳腐熟,游溢精气而吸收水谷中的部分精微。脾主运化,赖脾气的“散精”和“升清”作用,将胃肠吸收的水谷精微与津液上输于肺,而后输布于全身。小肠“主受盛”“泌别清浊”,接受由胃传送而来的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吸收饮食物中大部分营养物质和水份,上输于脾,经脾转输布散全身。大肠接受由小肠下注的饮食物残渣,将其中的部分水液重新吸收,即大肠的“燥化”作用也参与津液的生成。总之,津液的化生,有赖于脾胃、小肠、大肠的共同作用,胃、小肠、大肠所吸收的水谷精微(包括津液),一起上输于脾,经“脾气散精”而布散全身。3.答:津液的输布与排泄,依赖于一系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才能得以实现。脾主运化水液,为胃行其津液,一方面将津液上输于肺,另一方面,又可直接将津液向四周布散。肺主行水,通调水道,为水之源。肺接受从脾转输而来的津液,,通过其宣发作用将津液输布至人体上部和体表,另一方面通过其肃降作用将上焦的津液输布至肾和膀胱以及人体下部形体。肾主津液,对津液的输布起着主作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经典论述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