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百货商店最基本的特征:营业面积根据需要有大有小,社区店和小卖铺。经营品种多,摆放不规整,分类也不科学,经常靠口头询问老板取货。售卖不科学,商品不标价要以人工售卖为主,以流动人口为主要销售对象,主要业务就是购物为主,商品无特色,主要为日常使用购买频繁的商品,油盐酱醋毛巾饮料啤酒烟零食等等。价格也普遍为中低价位,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模式主要是自营和合营为主。夫妻店为多。收银也是人工收银,没有发票。现代百货业的变革:(可以看看)1、百货业态的变化:传统大型综合百货商店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处于饱和和分化状态。7000㎡以下的向主题店、品牌店、精细化方向发展,15000㎡以上的向购物中心方向发展,30000㎡以上的向SHOPPINGMALL方向发展。新兴百货业态店和大型购物中心必将迅速成长。2、经营方式的变化:上个世纪80、90年代开始,传统百货商店经历了一个放弃经销、代销商品,全面转向联营、引厂进店甚至场地出租方式的转型,实际上成为“二房东”。这是在传统大型综合百货商场转嫁经营成本,实施利润最大化而采取的阶段性战术。国外百货店经营的商品大多实行买断经营,按专业化、类别化、特色化细分市场定位,并直接进行顾客服务和经销商品的信息及物流服务,形成物流百货、品类百货、折扣百货、流行百货、精品百货等不同业态类型。近阶段,国内品牌百货商店再次开始调整经营方式,首先是扩大与品牌商的联营,并逐步与顶级品牌商扩展经销和授权代理业务,并开始出现类别化的自有品牌专业店(店中店,如ITAT、LEVIS’SSTORE)。3、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专业化和综合化的业态演进,零售业按品类和目标客户群细分业种,传统百货店的空间更趋“窄小”。新世纪以来,由于消费品市场的极大发展,百货店作为经营选购品的专业店,开始向两级分化,大众时尚商品与奢侈品,两级的出现使市场进一步细分。单纯的以商品经营为特征的百货店越来越向类别化、特色化发10年流行什么服饰展,而与品牌供应商建立全面的供应链合作,成为品牌供应商的分销渠道和服务平台。购物中心和SHOPPINGMALL的兴起,扩大了传统百货的服务内容,不仅满足购物需求,百货店自身只是也作为主力店进入购物中心,更注重与休闲、娱乐、餐饮、文化消费结合的多业态组合,实现“一站式”满足消费需求。4、规模和经营水平的变化:区域化和规模化是百货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在一个城市商圈有限的市场空间里,品牌企业因其品牌10流行服装商品的占有率和服务质量的商誉而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赢得更多的顾客,如王府井百货、百盛百货、武汉广场、燕莎友谊商城、广州友谊商店等,其单店销售能力一般达到1亿元/年/万㎡,这也成为业内衡量一个百货店经营水平的标准。这些企业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不但重视发展规模,而且更重视稳定商圈内的长期顾客的忠诚度和特色服务,着重于内在资产增值和运营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至使管理内涵更加复杂化、精细化。5、市场竞争和环境的变化:加入WTO,外资零售企业以全面的竞争态势分化和渗透零售业的每一个领域。专业百货店不仅要经营商品,更要经营商誉,经营商圈,经营顾客,经营购物环境,经营不断更新的消费者需求,信息技术也已经成为百货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10流行服装核心竞争力。百货商店的特点是单品数量多,挑选性和时尚性强;品类趋向高档,附加值高,而非价格最高;产品生命周期短,季节性强;库存周转速度慢,存货削价幅度大;综合毛利率高。与其它业态店相比,百货商店最大的缺点是价格较高和便利不够,即货币成本、时间成本和体力成本较高。按西方概念,传统意义上的百货商店一般认为面积平均在7000㎡左右,商品至少包括流行服饰,化妆品,家居用品和其他更宽泛的品类,一般不同的商品部分布在不同的楼层。这种零售业态始于19世纪中叶,现已遍布全球。不过用一种更宽泛的方式来定义这种业态可能更加实际,因为有时一些商店很像百10年服饰流行趋势货店(例如,马狮Marks&Spencer从一开始就很像百货商店),但是由于他们的发展历史使得他们没有被归入这种业态。另一方面,一些百货店租赁扩建物业后更像是购物中心。这个定义应该考虑许多当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