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市小城镇建设工作经验材料与×矿井党员先进性教育经验材料汇编×市小城镇建设工作经验材料抓机遇重特色奋力开创小城镇建设工作的新局面襄樊市建委襄樊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踞汉水中游,是一座具有28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小城镇建设起步早,进展快。1994年,被国家列为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试点市以后,我市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进展的重要战略,借风行船,乘势而上,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我市小城镇进展到250多个,建成区面积达21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2%,市域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以中小城市为依托、以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为纽带、联系广阔农村腹地的城镇体系格局。先后有2个镇荣获“中国乡镇之星”称号,5个镇被国家列入试点,1个镇被国家列为星火技术密集区,8个镇跻身国家级重点镇,10个镇跻身湖北省重点镇,6个镇8次荣获小城镇建设“楚天杯”。近两年来,我市小城镇建设工作根据省建设厅的要求,着力实施小城镇建设由“重点进展小城镇”到“进展重点小城镇”的战略调整,以构建小城镇建设良好的工作平台与政策平台为突破口,以抓好省、市级重点镇建设为重点,带动全市小城镇建设的全面进展,使我市的小城镇建设再次步入了一个快速进展的新时期。一、构建政策平台,为加快小城镇建设培土筑基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逐步推动,我市村镇建设工作曾一度陷入建设缺资金、管理缺手段、人员缺经费的“三缺”窘境。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着眼于消除不利于小城镇进展第1页共15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体制和政策障碍,着力构建加快小城镇进展的政策平台,为小城镇进展培土筑基。一是政策推动,培植镇级财力,增强自身进展能力。在推动小城镇建设进展的过程中,我市先后出台了《小城镇进展战略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健康进展的政策措施》等重要文件,XX年我们又结合现阶段我市村镇建设进展的实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重点镇建设和进展的意见》,有的放矢地制定了有利于推动小城镇、重点镇建设进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重点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支持小城镇建设进展的配套措施:给予重点镇部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镇级财政;减轻重点镇工商企业税赋,税收起征点由财政、国税、地税部门按国家规定范围的上限执行;市国土部门每年给市级重点镇安排10亩农地转用指标,市、县人民政府在重点镇取得的土地有偿使用受益,全部返还镇级财政,其中70%用于口子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对口扶持制度。市直有关部门对口扶持重点镇,每年都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或项目,帮扶重点镇的进展;加强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建设,全市统一称“---镇城建所”,作为兼有社会公益职能的事业单位,政府对其承担的社会公益职能核定经费基数,定额定项委托办理,并严格目标考核。同时,加大市级财政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从XX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年度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纳入预算管理。资金的使用坚持“资金同城镇建设项目挂钩,建设项目同城镇规划挂钩”的原则,市建委对各乡镇申报的年度建设项目计划及规划设计方案审核后,拟定年度资金安排方案,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审定后,落实年度小城镇建设项目扶持资金。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小城镇建设的进展。二是机制激励,推动小城镇建设在竞争中平衡进展。我市小城镇数量多、分布广、地域差别大、进展上也存在不均衡性,为从整体上第2页共15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推动我市小城镇建设的全面进展,加快城镇化进程,我们坚持把竞争激励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引入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中,着力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小城镇建设相互竞争的良好局面。首先是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每年开展一次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考核工作,以此作为小城镇建设相互竞争的载体和平台,考核情况全市通报,同时考核成绩均被记录在案,作为年度安排市级小城镇建设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每两年开展一次小城镇建设示范乡镇的评选表彰活动,调动县(市)及乡镇抓好城镇建设工作的积极性。XX年6月,我市召开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