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综合计算型试题201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考点知识梳理——1.计算一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新材料、科学新发现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的质量、纯度等。2.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或质量比,金属与酸反应的有关计算等。3.溶解度、溶液的稀释与浓缩、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一、考查方式4.实验数据处理型计算,此类题改变以往局限于文字表达和化学计算的格局,有利于考查学生图表识别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考查和培养创新精神,这也是未来几年中考命题的新趋势。1.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的化合价、样品纯度2.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掌握解题的基本格式反应物、生成物互求杂质的计算二、常见题型3.有关溶液的计算有关溶液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质、溶剂质量溶液稀释或浓缩4.综合计算综合计算图像型计算题实验数据处理型计算题标签型计算题——中考典例精析——【例1】(2013·兰州)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是治疗H7N9亚型禽流感的有效药物之一,帕拉米韦的化学式为C15H28NxO4。试计算:(1)帕拉米韦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2)帕拉米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8,则x的数值为____________。(3)32.8g的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g)解析:(1)在C15H28NxO4中,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6×4)=7∶16。(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可列出下式:12×15+1×28+14x+16×4=328,解得x=4。(3)根据帕拉米韦的化学式,利用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出。答案:(1)7∶16(2)4(3)解:32.8g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2.8g×16×4328×100%=6.4g答:32.8g的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4g。方法总结: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掌握在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和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例2】(2013·聊城)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纯碱(假定杂质只有氯化钠)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10g纯碱固体,将其加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使气体全部放出,得到氯化钠溶液56.7g。请你计算:(1)反应中产生的CO2的质量;(2)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解析:向混有氯化钠的纯碱中滴加盐酸,氯化钠不与盐酸反应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气体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反应中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得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答案: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0g+50g-56.7g=3.3g;(2)设纯碱中Na2CO3的质量为x。Na2CO3+2HCl===2NaCl+CO2↑+H2O10644x3.3g106x=443.3gx=7.95g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7.95g10g×100%=79.5%答:(1)产生CO2的质量是3.3g;(2)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79.5%。纯度=纯净物质量不纯物质量×100%。【例3】(2013·重庆)t2℃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可溶性固体分别加入盛有相同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的现象如图1所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____________(填“a”或“b”)物质的溶解一定达到了饱和状态。(2)图2中,____________(填“甲”或“乙”)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3)将图1中a溶液的温度从t2℃降低到t1℃,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较,通常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A.溶液的浓度B.溶剂的质量C.溶解度解析:由图1可知,t2℃时a物质有剩余,所以a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且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结合图2可以判断:乙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将图1中a溶液的温度从t2℃降低到t1℃,有a从溶液中析出,烧杯中a的质量增加,但烧杯中水的质量不变。答案:(1)a(2)乙(3)B方法总结:本题图文并茂,解答时要分析图示,结合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判断温度变化后的影响。【例4】(2013·泰安)小明在协助老师清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碳酸钠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液。他想测定该溶液中碳酸钠和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