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58中高二历史必修Ⅲ导学案班级姓名第1课孔子与老子导学案【课标解读】知识与能力:1.了解孔子的生平,把握理解孔子的基本学说和影响。2.了解老子的生平,把握理解老子的基本学说和影响。过程与方法:1.结合孔子生活时代的特征,分析孔子的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2.结合历史资料理解老子学说的基本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孔子作为“万世师表”和世界文化名人的地位。2.认识老子思想体系的博大精深及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学习重点】孔子的核心思想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学习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必然性。【自主学习】一、孔子的学说1、孔子其人:孔子小档案年代:国籍:地位:著作:2、社会背景: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表现:①经济上: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尤其是和的使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私田开垦增多,日益瓦解。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制遭到破坏,“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就是当时社会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3.思想主张:(1)核心:“礼”和“仁”。主要内容是“”和“”。(2)政治思想:①提出“”学,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用“”教化百姓。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②提出“”的主张,力图按照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贵贱有“序”。(3)哲学思想:①提倡中庸,主张仁、礼结合,恰到好处。②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放在优先的位置。(4)教育思想:①教育原则上,主张“”。②教育方法上,主张“”。③学习方法上,主张把与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当仁不让于师”。4、孔子思想的影响:(1)当时,(2)后来经过形成完整的__,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__。(3)孔子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孔子被尊崇为____,受到后人景仰。【延展阅读】1.礼:作为典章制度,礼是宗法贵族等级制度的体现,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宗法贵族及统治阶级一切行为的准则。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指出“克己复礼为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宗法分封与专制集权农耕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的精神修养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传统的“礼”越来越成为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的等级名份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在春秋末年奴隶制正在走向灭亡的背景下,他的这一保守思想不可能受到普遍重视。2.“仁”和“礼”的关系: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首先,孔子仁爱观的直接目的是想通过对上下尊卑之间的人际关系的调节,维护君臣父子的等级差别,挽救“礼崩乐坏”的社会政治秩序。其次,“礼”是贯彻实施“仁”的手段和保障。3.孔子的政治主张有何现实意义:孔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理论,对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民主法制是近代社会的政治文明,这一点与孔子“礼”的观念有相通之处。孔子“德治”思想是古代政治文明的最高表现。孔子“德治”思想中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教育为先、利民富民、取信于民、举贤用贤、身正令行的主张以及反对暴政、反对苛政的思想。孔子的“德治”就是主张通过教育,提高民众的文化知识和认识水平,实行自律化的管理,以达到社会的治理。“德治”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研学探究】1、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落后的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论孔子思想》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