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人:汇报时间:20XX学习中山精神争做阳光学子—孙中山诞辰纪念日主题宣传讲座班会—第一章节孙中山生平目录CONTENTS第二章节孙中山故事第三章节孙中山名言第四章节与中山有关第一章节孙中山生平•孙中山生平孙中山,原名孙文,字载之,号逸仙等。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享年59岁。先生是我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孙中山生平简介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生平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农民家庭,为家中第三子,幼名“帝象”。七岁时入私塾接受传统教育。由于家道贫寒,平时,孙中山还要去上山打柴、牧牛、捡猪粪。到溪涧捕鱼虾,随外祖父到海边打蚝,还到邻村三合会人办的武馆偷学拳术,贫寒的幼年生活,使得孙中山养成了勤劳勇敢的精神。10岁时才开始进入村塾求学,由于他勤奋努力,仅三年就成为全家中最有文化的一员。家境贫寒•孙中山生平孙中山的生平简介勤奋好学1879年,孙中山十四岁时受长兄孙眉接济,随母乘轮船赴夏威夷檀香山,在当地英国国教会开办的用英语授课的小学修读英语、英国历史、数学、化学、物理、圣经等科目。三年后,英文成绩为全班之冠。夏威夷王亲自颁奖。•孙中山生平1883年冬天,孙中山到香港,就读于拔萃书屋(今日之拔萃男书院)。1884年,进入中央书院(今日之皇仁书院),1887年进入香港西医书院(香港大学的前身),1892年7月以首届毕业生中第二的成绩毕业,并获当时港英政府总督威廉·罗便臣亲自颁奖。之后,他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学医行医•孙中山生平立志报国1894年6月,孙中山尝于《上李傅相书》中,提出多项改革建议,惟李鸿章断拒。•1895年2月12日,孙中山在中环士丹顿街13号正式成立了“香港兴中会总会”。与会者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誓,孙中山担任秘书。•1903年夏,孙中山在日本青山开办革命军事学校起,再度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设为革命誓词。•孙中山生平成立同盟会,影响显著1905年8月,在日本人内田良平的牵线下,结合孙中山的“兴中会”、黄兴与宋教仁等人的“华兴会”、蔡元培与吴敬恒等人的“爱国学社”、张继的“青年会”等组织,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为同盟会总理,他首次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即“民族、民权、民生”,与梁启超、康有为等改良派激烈论战。继而编定“同盟会革命方略”,正式宣示进行国民革命,举所誓之四纲,力图创立“中华民国”,并定“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三程序。•孙中山生平成立国民党,推动国共合作1912年8月,同盟会联合其他党派改组成立国民党,孙中山被推举为理事长。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改组国民党宣言;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通过新党纲、新党章,把旧三民主义重新解释为新三民主义;将中国国民党改组为包含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从而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孙中山生平1911年12月20日,孙中山赶赴上海,并于28日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成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生平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孙中山因原发胆管腺癌转移到肝部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59岁。弥留之际,他提到国事的遗言是:“和平……奋斗……救中国!”1925年4月2日起,孙中山灵柩停放于北京西山碧云寺内石塔中。北伐成功后,于1929年6月1日,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逝世第二章节孙中山故事•孙中山故事要做洪秀全在翠亨村有一位太平军老兵,大人们不大敢接近他,可是孩子们却喜欢听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讲太平军的故事,像洪秀全金田起义,石达开打得曾国藩投水,李秀成大破洋枪队,孩子们听得欢天喜地,抓耳挠腮,而听得最入神的当数小中山。那位前太平军老人也十分喜欢这位器宇不凡的孩子,常说希望他长大以后也当“洪秀全”,推翻清王朝。因此,翠亨村的孩子们都叫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