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届高三历史月考(一)一、选择题12.战国时期,诸侯国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A.发展长途贸易B.运送军粮C.发展小农经济D.加强中央集权13.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A.小农经济已经解体B.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C.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D.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14.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幅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最早是在()图一人面彩陶壶图二邢窑白瓷执壶图三珐琅彩瓷瓶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5.下面是我国封建社会城市经济繁荣的现象,其中哪几项是唐朝尚未存在的()①一些家用产品和手工业品大量投入市场,成为交换的商品②商业区不再局限在“市”里,城街中店铺林立③出现了纸质的流通货币④都城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民族,在市场上进行广泛贸易活动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6.在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垅市有一副赞颂郑和的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中“麦”的经历是()A.抵达非洲最南端的海角B.发现美洲新大陆C.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D.进行环球考察,发表《物种起源》17.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②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8.科技史专家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展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发明,属于后者的是()①蒸汽机②飞机③手机④磁悬浮列车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9.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后以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C.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D.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20.(2011年1月湛江市高三模拟6题)右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的是()A.①B.②C.③D.④21.1903年2月,蒋百里在《民族主义论》中写到:“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制造派”是指()A.地主阶级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22.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5.按唐制,中男(男丁l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A.尚书省B.中书省C.兵部D.门下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38.(24分)在过去300年里,经济现代化如潮水,一浪高过一浪。下表均摘自《2005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述了经济现代化的六次浪潮。阅读下表回答问题。材料一:表1经济现代化的六次浪潮浪潮大致时间核心内容主要特点注释第一次1763~1870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蒸汽机、殖民效应经典经济现代化(工业化、非农业化)(全国性市场)第二次1870~1945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内燃机、贸易效应第三次1946~1970第三次产业革命自动化、计算机、冷战效应第四次1971~2020知识和信息革命信息化、绿色化、知识效应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知识化、非工业化)(市场全球化)第五次2021~2050新生物学革命生命工程、生物经济第六次2050~2100新物理学革命超级运输、文化和体验经济材料二:表3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阶段阶段时期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