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20世纪社会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创新与调整能力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天津和平区高三一模]判定历史事件和历史事物的性质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方法,历史事件和历史事物的性质一般是由其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的。我们认为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最主要的依据是()A.打倒地主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B.由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领导C.采取了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手段D.推翻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封建王朝2.[2018·北京石景山区高三一模]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尝试中,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我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曾遭遇了重大挫折,其根本原因在于()A.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B.急于提前进入共产主义C.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D.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3.[2018·山东潍坊高三期末]1921年,列宁认为“小商品生产者合作社必然产生出小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1923年,列宁认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这表明()A.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任务完成B.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变化C.新经济政策内容不断调整完善D.合作社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4.[2018·广西柳州、北海高三模拟]1922年召开的热那亚会议是苏俄参加的第一个重要国际会议,苏俄利用这次会议灵活而坚定地宣扬自己的和平共处与经济合作的外交政策,突破了帝国主义的反苏俄阵线,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这表明苏俄()A.积极挫败协约国的武装干涉B.坚决退出帝国主义战争C.为经济恢复创造良好的环境D.正在探索社会主义模式5.[2018·河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斯大林说,“高速发展我国工业是改造农业的钥匙”,为此,农民需要向国家交纳一种超额税,“一种类似贡款的东西”,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由此斯大林采取的做法()A.导致经济的高度集中B.终止了农业集体化运动C.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D.使工农业趋于协调发展6.[2018·山东济宁高三模拟]苏联的第二个五年计划规定:在1933~1937年间,轻工业生产的增长率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同一时期重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则由40.1%降低为14.5%。由此可见苏联政府()A.修改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B.已意识到发展轻工业的重要性C.扭转了轻重工业发展失调局面D.对计划经济体制做出重大调整7.[2018·河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测试]20世纪30年代前后,苏联全国约有2/3的大型企业都是由美国援建,其余1/3则是德、法、日、英等西方国家援建。这反映出()A.资本主义世界内部存在争夺B.经济大危机助推苏联发展C.社会主义制度得到西方承认D.美国对苏联经济侵略加强8.[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苏联“只注意使工人、农民、妇女在苏共中占有相应的比重,而忽视了国内工人力量结构已经发生变化……知识分子被迫戴上‘紧箍咒’”材料引发()A.“斯大林模式”成为社会发展桎梏B.知识经济引发苏联社会结构大变动C.工人阶级在新技术革命中不断创新D.苏联知识分子与苏联体制渐行渐远9.[2018·全国卷Ⅲ]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时间类别1929~1930年1930~1931年烟煤业-12.3-19.1金属矿业-6.6-18.3制造业-7.2-11.3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10.[2018·安徽宣城高三二调]下图是《过去20年新兴市场占世界GDP的份额变化》,其体现的历史背景是()A.全球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B.南北差距的日益缩小C.新兴市场国家均进步突出D.两极格局的加快瓦解11.[2018·浙江温州选考适应性测试]借助立法手段,调节劳资关系是罗斯福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下列法案明确对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作出规定的有()①《全国工业复兴法》②《社会保险法》③《全国劳工关系法》④《公平劳动标准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2018·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1933年3月,罗斯福总统开始推行新政时,州长们纷纷表态支持其复兴计划;但是到了1935年,州长们对新政态度发生分化,甚至有人提出要强烈抵制。导致州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