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师大附中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西周时期,一位诸侯娶了一位妻子,这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又娶了一个妾,其妾接连为他生了大儿子和二儿子。后来,其妻又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死后,他职位的继承者应是A.女儿B.大儿子C.二儿子D.三儿子2.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体现了国家对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视,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禅让制3.秦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辖番禺等4县,郡所设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4.《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西周分封的主体是A.异姓亲族B.同姓亲族C.功臣D.先代贵族5.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和创设行省制的朝代分别是A.秦朝和唐朝B.秦朝和隋朝C.秦朝和元朝D.唐朝和元朝6.下列关于郡县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朝郡、县都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组织B.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C.郡县制的建立,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重要标志D.秦朝与西汉都实行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地方行政制度7.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一组镜头: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8.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9.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C.同意拆毁大沽炮台D.赔款4.5亿两白银10.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C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给于日本巨额赔款11.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是抗击哪一侵略国?A.英国B.法国C.日本D.美国12.“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A.爱国主义B.追求科学C.追求真理D.勇于解放1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C.九·一八事变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14.“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今日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一个抗日报国的机会,今后如能为国家民族而战死沙场,才真正死得其所。”李宗仁先生的这一段话应该是在下列哪一事件后有感而发?A.北伐战争B.台儿庄战役C.平型关大捷D.淮海战役15.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了这样一个情景: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B.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D.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16.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的变化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17.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侵华日撰写的回忆录C.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18.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同盟会B.华兴会C.光复会D.日知会19.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与此相关的事件是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北伐战争D.五四运动20.南京临时政府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