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14C:12Fe:56Na:23Cu:64Zn:65Mg:24Al:27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有关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金的导电性比成分金属强B.生铁的抗腐蚀性能比纯铁好C.合金的机械强度比各成分金属小D.多数合金比成分金属熔点低,硬度大【答案】D2.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3+、NH、SCN-、Cl-B.Na+、OH-、NH、SOC.Fe3+、Fe2+、NH、SOD.Fe2+、NH、Cl-、OH-【答案】C【解析】A、Fe3+与SCN-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A错误;B、OH-与NH反应生成弱碱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B错误;C、Fe3+、Fe2+、NH、SO彼此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选项C正确;D、Fe2+和NH都与OH-反应生成弱碱,选项D错误。答案选C。3.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C.以NH4HCO3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NH3D.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H2、NO等气体【答案】C【解析】A.蒸馏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用分液的方法,故A错误;B.HCl直接通入水中,不能防止倒吸,应用四氯化碳,故B错误;C.碳酸氢铵不稳定,解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水被碱石灰吸收,可用于制备少量氨气,故C正确;D.NO易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制备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4.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4B.1∶5C.2∶3D.2∶5【答案】A5.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学”的有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②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③将实验室中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答案】D【解析】溴水有挥发性,溴蒸气有毒,利用铜丝可控制反应、同时反应速率快一些,酸液对环境有腐蚀性故应中和后排放。三组实验都有绿色化学思想。6.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2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未变为红棕色,则m与n的比值为A.3∶4B.4∶3C.8∶3D.3∶8【答案】B【点睛】本题考查了氮氧化物和氧气混合溶于水的判断计算,关键是混合气体溶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应用。根据二氧化氮气体和氧气混合通入水中全部吸收的反应进行计算,残留气体与空气接触未变红棕色,说明残留气体是氧气,从而得解。7.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CO2、NH3、HCl、H2和水蒸气中的两种或几种,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时,则可断定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A.HCl、CO2、H2B.CO2、H2、H2OC.CO、H2、NH3D.HCl、CO、H2O【答案】A【解析】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说明一定含有HCl,CO2不一定有),→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说明混合气体中有CO2)→通过浓硫酸(干燥)→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说明含有H2)→通过无水硫酸铜(变蓝)。综上所述,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HCl、CO2、H2。故选A。8.下列四个反应中水只做还原剂的是()①F2+H2O②Na+H2O③NO2+H2O④Na2O2+H2OA.①B.②④C.③D.①④【答案】A【解析】①H2O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②H2O中氢氧元素化合价都不变,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③H2O中氢氧元素化合价都不变,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④H2O中氢氧元素化合价都不变,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答案选A。9.已知氧化性:Fe3+>I2>SO42-,下列说法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还原性:Fe2+>SO2>I-B.Fe3O4可写成FeO•Fe2O3,Fe3I8可写成FeI2•2FeI3C.2Fe3++SO2+2H2O=2Fe2++SO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