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结晶下列实验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过滤法将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后生成的硫酸钡分离出来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酒精中的水分C.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NaOH溶液中的Ba(OH)2D.用蒸发的方法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样品中得到硝酸钾晶体【答案】A解题必备一、蒸发的适用范围与主要仪器1.适用范围:分离可溶性固体溶质和溶剂的一种实验操作方法。2.主要仪器名称:铁架台(含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二、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1.加热蒸发时,蒸发皿中液体的体积不要超过蒸发皿容积的,以防液体受热或搅拌时溅出。2.加热时要使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3.如果要蒸干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或液体较少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防止晶体过热而迸溅。学霸推荐1.实验室蒸发NaCl溶液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固定铁圈位置②加热蒸发,并不断搅拌③放置酒精灯④将蒸发皿放置在铁圈上⑤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①C.⑤③②④①D.③①④②⑤2.下列实验操作中: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取液体试剂;⑤取固体试剂。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A.①②③B.④⑤C.①④D.①③⑤3.下列各组物质中,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的是A.氧化铜和炭粉B.硝酸钾和氯化钠C.水和酒精D.碳酸钠和硫酸钡4.(1)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需要经过蒸馏,指出下面蒸馏装置图中的错误之处。①;②;③。(2)如果上述有机溶剂为CCl4(沸点为77℃),试回答: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最后晶体碘在里聚集。参考答案1.【答案】D2.【答案】A【解析】玻璃棒在过滤、蒸发、溶解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引流防溅、搅拌防溅、搅拌促溶。3.【答案】D4.【答案】(1)①加热烧杯时缺石棉网②温度计的水银球不应插入液体中,而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③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错误,应下口进水,上口出水(2)使蒸馏烧瓶受热均匀,控制温度不超过100℃蒸馏烧瓶【解析】(1)检查实验装置的错误,要按实验进程逐一检查,通常是从左到右,自下而上。(2)利用水浴加热可使被加热物质受热均匀,温度不会超过100℃,最后在蒸馏烧瓶中得到晶体碘。硬如钻石的“二氧化碳”对普通固体二氧化碳施加超高压力就得到了硬如钻石的“二氧化碳”。在超高压下,普通固态二氧化碳的原子结构发生了改变,形成了类似于玻璃的结构。科学家们将这种物质称为无定形碳氧素,这种物质对了解如木星等大型气体行星内部高压下的二氧化碳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这种物质还可用于制造高强玻璃,科学家们认为它的硬度可以达到与钻石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