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高一历史高中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2012.01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内容填写清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正确答案)1.著名史学家夏曾佑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对其中“政”解释最为准确的是()A.中央集权B.郡县制度C.保甲制度D.焚书坑儒2.陈寅恪认为“唐初不是制度剧变或创新时期,其真正的成就是修改现行的行政方法,以适应扩大了的帝国的需要,及变化中和变化了的社会秩序,这是一个使行政程序合理化、简约化和效益化的时期”。唐初采取的行政方法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A.奠定了后世分割宰相权力的基础B.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严密的体系C.为彻底解决相权问题提供了基本方向D.实现了封建社会决策的民主化3.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他强调历史研究应()A.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B.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4.中国古代文官政治确立后,形成许多文官派系,主要是因为有多种“谊”存在,如“姻谊”、“乡谊”、“年谊”等。其中“年谊”是指()A同年出生的举人或进士B.同年为官的各级官员c.同年考中的举人或进士D同乡的举人或进士5.史书记载,著名的马拉松战役英雄亚利斯泰提,以廉洁、正直而著称,却被第米斯托克利以企图独裁的罪名提交公民大会审判。这反映出雅典民主的主要局限是()A.是少数人的民主B成为争权夺利的工具C.容易受全体公民情感的支配D.没有实行直接民主。6.古罗马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人的葡萄藤被别人毁坏,但是在诉讼时只能说是“树木”,不能说是“葡萄藤”,这个案例主要反映了罗马公民法()A.在处理个人财产上不够完善B注重形式,缺乏灵活变通C.简洁灵活,实用有效D.注重调解财产和民事纠纷7.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上述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A.看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B.主张实行代议制C.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D.主张恢复君主制8.1989年,美国国会通过《反亵渎国旗法》,将焚烧国旗定为非法,布什政府对此表示支持。可仅仅隔了数小时,国会大厦门口就有人开始焚烧国旗。数月后,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反亵渎国旗法》因违宪而作废,裁决书中竟然宣称:“美国国旗代表的权力之一,就是焚烧它的权利。”这说明了()A.联邦最高法院部分法官可能缺乏爱国精神B.联邦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审查权C.美国政府及国会与最高法院缺乏沟通D.国会通过的法律必须通过联邦法院批准才能生效9.《独立宣言》写道:“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这句话体现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就是()A.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B.美国实行联邦制C.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通过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D.美国政府采取三权分立的办法实现制约和平衡1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A.总统控制议会B.总统对议会负责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11.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A.甲同学: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B.乙同学: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C.丙同学: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D.丁同学: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12.太平天国颁行的《幼学诗》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父道、母道、子道、媳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如《朝廷》诗云:“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宫莫得违。”《天父诗》云:“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