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检测(六)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市场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5世纪上半叶,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财力,创办航海学校培养人才,组织派遣一次又一次的探险和贸易活动。以下在开辟新航路历程中由葡萄牙王室支持取得的成果是()A.郑和船队多次抵达印度B.哥伦布船队发现美洲大陆C.迪亚士船队到达好望角D.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解析:选C郑和船队是在明王朝的支持下,故A项错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故B项错误;迪亚士船队到达好望角是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故C项正确;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故D项错误。2.15世纪,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他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船蛆的侵蚀,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下列对此说法认识正确的是()A.当时欧洲经济水平全球领先B.16世纪后地中海商业更兴旺C.利益驱动下的西欧积极探索D.英国和荷兰是航海时代先驱解析:选C15世纪左右,中国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达领先世界,而非欧洲领先世界,故A项错误;16世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商业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B项错误;据材料“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可知利益的驱动促使西欧积极探索,故C项正确;西班牙与葡萄牙率先进行新航路开辟,故D项错误。3.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地流入中国。这反映了()A.白银流入促进了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B.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D.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解析:选C依据所学,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促进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B项错误;据材料“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地流入中国”,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手工业发达,手工产品竞争力强,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国成为西、葡两国的白银流入国,而不是强调西、葡两国的贸易伙伴地位,故D项错误。4.(2017·浙江11月选考)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辟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孔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其所产生的影响是()A.重新联结传统商路B.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C.世界市场快速形成D.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解析:选D重新联结传统商路是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不是其所产生的影响,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故B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快速形成,故C项错误;新航路又被称为“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各民族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故D项正确。5.(2017·浙江4月选考)下图所示为欧洲人在亚非的贸易分布格局,其形成的原因不包括()A.远洋运输业迅猛发展B.海外贸易据点的建立C.远航探险活动的开展D.“商业革命”的兴起解析:选A由图片殖民据点的分布可以看出此时为新航路开辟初期,此时远洋运输业并不发达,故选A项。6.“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结合相关史实解读这番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亚非拉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C.进一步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D.各大洲之间的经济交流已经取代了战争解析:选B“新航路开辟后”亚非拉依然处在落后的状态,没有资本主义,故A项错误;据材料“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可得出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故B项正确;C、D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7.(2016·浙江10月选考)下图所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制造业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B.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德工业经济迅速发展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