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大风植物受冻枯萎降温、冻害交通受阻雨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第1册授课人:郭文文2017年5月23日学情反馈优秀个人:靳欢、古书杰、段景琦、杨佳茜优秀小组:1组、7组、8组作业展评条理性差学情反馈优秀个人:靳欢、古书杰、段景琦、杨佳茜优秀小组:1组、7组、8组存在问题:知识方面:A.用词不准,表达不清;B.寒潮形成的原因分析不够全面,缺乏逻辑能力方面:A.答题无条理性(如寒潮的危害)B.地理读图能力差,不能准确地从图中提取信息学习目标调整为1、掌握寒潮的判断标准、发生时间、原因、危害和预防措施,能够灵活的运用其解释生活现象;(重点)2、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相关地图,分析影响地区的分布,从而培养学生读图提取信息和推理分析能力(难点)自主成果展示•1、什么是寒潮?寒潮多发生在什么季节?•2、寒潮的判断标准是什么?•3、寒潮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学法指导:对照课本与地图册独学并进行脱稿口头展示,其他同学补充质疑自主学习延伸考考你:小明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寒潮多发生在初春、深秋,隆冬反而少”,但是他认为这句话不对,同学们你们认为这句话对吗?说说你的理由。活动方式:同桌对学交流,独立口头展示,其他同学补充质疑初高中衔接-中国地形图为什么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海南及台湾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结合以上状况请说明寒潮在我国的分布的影响因素。(结合课本“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图与地图册“中国地形图”考虑)思维碰撞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讨论最快的小组进行黑板展示和点评,其它小组补充质疑。1、寒潮是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那么它的影响有哪些?(从利与弊影响角度考虑)2、既然寒潮有这么多不利影响,那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寒潮?(从农业、交通、生活等角度考虑)思维碰撞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群学,将讨论成果梳理于导学案上并进行投影展示,其它小组补充质疑。寒潮的知识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概念时间原因影响防御措施核心点拨寒潮: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时间原因天气变化实质影响(有利和不利)措施(针对原因找措施)学科班长总结课堂检测2011年3月1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地区自西向东将出现一次大范围的大风降温天气。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西路寒潮源地是北冰洋,先后途经我国盆地、河西走廊、高原东侧南下。(2)中路源地是C区域一带,从D湖西侧南下,先后经我国内蒙古高原、山脉、高原、华北平原,到达我国长江流域和华南。(3)说明我国A、B地形区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原因。(4)寒潮在什么季节对我国农作物危害最大?哪些措施可以减轻寒潮危害?(5)下图表示“寒潮-大风-雪灾、沙尘暴”灾害链。读图并将下列选项填在与图中序号相应的空格内。A、雪灾B、低温C、生物冻害D、大气污染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