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VIP免费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_第1页
1/4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_第2页
2/4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_第3页
3/4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贺兰四中袁文生一、教学理念1、新的课标要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收知识的学习方式,使他们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设疑及情境的创设,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从而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2、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关注个体的进步,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我在这一节课中努力尝试课堂中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以实现评价的多元化达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二、教材分析1、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讲了新中国诞生之初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提出到推广并在世界上被多国接受、万隆会议召开和外交斗争等问题。本课的重点就是外交政策的两项重要的精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2、初中学生还没有接触世界史,同时对社会性质的差异、矛盾认识有限,所以很难认识到新中国外交的背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重现历史情境,让学生更能感受到当时中国的困境,从而体验到周恩来的外交的成功。三、教学目标与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和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后,美苏对中国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等基本史实。(2)培养学生的读图、解图能力,及处理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实现,让学生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史,正确掌握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说明新旧中国外交政策的不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2)实施师生互动、小组探究式学习,学会合作式学习的方法。【分析】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学习过程,了解周恩来在新中国外交史上的贡献及其外交艺术,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新中国采取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我国赢得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做出了重大贡献。万隆会议的成功,赢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理解和尊重,开创了外交新局面。(2)了解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分析】通过落实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新中国采取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打破了国际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封锁和遏制;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高贵品质,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四、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教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条是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最后这两条线索合二为一,两者都为我国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教师可以“背景分析—重点难点突破—能力培养—思想升华”的思路来处理教科书内容,确定课堂结构,以便学生形成深刻的理性认识。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1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所学知识思考近代中国与外国的交往是怎么样的?新中国以后,中国的外交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第15课。板书: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二、出示学习目标、学习指导(1分钟)三、学生自主学习(8分钟)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并作标记,教师指导,生生、师生互动交流。四、检测学生,老师适当点拨(23分钟)(一)、完成学习目标一。1、投影出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混乱的词序,把混乱的词序按顺序排列好。2、全班学生分组展开。(1)出示图片,提问:材料说明新中国刚建立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2)建国第一年里,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3)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如何?(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哪一年提出来的?(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谁提出来的?(6)1954年周恩来与哪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