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浅谈摘要。当下,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管理理论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也逐渐建立、更新。其中,内部审计便在审计监督管理系统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企业来说,不断完善审计机构,提升财会预算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以使内部审计的作用得以明显发挥是一项需要长期研究并付诸行动的工作。这有利于企业管理工作尽快向组织目标靠拢,控制企业成本的同时让企业收益达到最大化,推动企业制度的完善,并带动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本文通过对现代企业制度中内部审计内涵与职能的分析来了解其发展现状,同时解决如何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内部审计的问题。关键词:内部审计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职能经营目标1企业内部审计的内涵与职能本文中已谈及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内部审计的最终任务是促进企业达到组织目标,使企业收益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内部审计需要通过评价反馈的途径来对企业风险进行监督控制,并用完整的体系、独立的机制对风险、结构、内部系统来进行管理。而它的主要职能主要有以下两种。1.1经济监督职能内部审计需要具有独立性的机构进行,这是为了审计人员能够不受其他因素干扰,严格根据法律法规、企业规定对被审计对象独立地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客观并实时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审计人员需要着重分析企业主要经济义务,是否合法合规,并对企业的不恰当举动进行监督与纠偏,以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1]。企业领导者无法做到十分细致全面地对生产运作管理过程进行细节上的把控,这就更加需要审计监督制度的健全完善,将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出来明确企业的经济责任,按照既定的战略规划目标,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企业管理能使企业领导者无法抵达的细微之处也全面覆盖。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运行与发展,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更需要坚守岗位,清晰职责,监督控制企业不合理不科学的经济行为,让企业得以健康发展。第1页共5页1.2经济评价反馈职能内部审计在实质上是现代企业制度之下对企业管理的评价反馈。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部门对企业的各项经济行为进行专门评价,从而从科学理论上规范企业制度与企业行为。在企业内部审计实践中,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对组织计划、目标、预算以及各项目方案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来推断这项方案与活动能否使企业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能否令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效率更高。同时,内部审计也可使企业各项活动根据原定方案行进,以保证工作不会偏离原定轨道,达到预期效果。在评价后,内部审计人员设计改进、加强建议,并反馈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重新拟定方案后交予审计部门,审计人员进行再评价与再反馈,直到方案健全。这体现了企业内部审计对于经济活动的评价反馈职能。在评价反馈期间,一切都以科学合理为原则,以科学理论为准则,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工作[2]。如若欠缺这一方面的工作,企业运行将失去监督控制,在经济活动上极有可能出现大的差错,而此时再建立内部审计部门为时已晚。2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与问题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同西方不同,西方早在二战后资本主义竞争迅猛发展,使其企业内部审计有着良好的成长空间,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起步晚、发展慢,成果还不够显著,现存大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2.1企业内部审计不受内外部重视从企业内部上讲,企业管理者普遍对内部审计的认知不够,内部审计易被忽视。这体现在内部审计部门的经费不足、从业人员专业性与综合素养都较差,也体现在管理者随意撤裁员工、重组内部审计部门上,使得部门具有严重的不稳定倾向。从外部环境上讲,社会对审计一词感到陌生,并且易将其与财管、会计的概念和作用混淆,开设审计专业的高校更是少之又少,也直接导致了审计专业人才的欠缺。2.2企业内部审计结构独立性弱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管理者或领导者负责,因此他们大多受企业或部门直线领导,相关从业人员则从企业内部第2页共5页选拔产生。但这仅仅表示其与其他职能部门相对独立,并不意味着获得真正的独立[3]。真正的独立体现在双向独立上,由于审计工作监督控制的职能具有特殊性,内部审计结构必须具有相对独立性,以在审计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