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5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4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训练1.(2016年4月浙江选考)1938年9月,在盖洛普舆论学会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有34%的美国人赞同向英法出售军火,其余绝大多数人则表示反对;而1939年4月进行的民意测验则表明,有66%的美国人赞成向英法出售战争物资。对这一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民众的参战热情越来越高涨B.二战的全面爆发逐渐改变了美国的“中立”政策C.美国提出的“先欧后亚”战略有利于英法得到援助D.纳粹德国的侵略扩张使美国民众的孤立主义态度逐渐改变解析材料主题是“民意测验”,并不能反映美国官方立场,排除B、C项;赞成向英法出售战略物资并不是参战,A项理解错误,排除;数据的变化体现美国民众对法西斯的扩张态度改变,故选D项。答案D2.右图是一幅美国人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漫画,标题为《一块一块》。它反映了()A.美国操纵日本控制中国的意图B.日本占领中国的意图C.美日联合共同侵略中国的意图D.中国被列强共同瓜分的局势解析从图中的英文“CHINA”以及题干时间20世纪30年代来判断,本题应当选B。A、C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不符合题干时间。答案B3.(2016年8月温州选考模拟)在走向世界大战的过程中,1936年是影响巨大的一年。这一年()①广田弘毅在日本上台组阁②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③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④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在1936年的事件是①②③。答案A4.(2016年9月绍兴适应性考试)下图为《二战后期重要国际会议召开地分布图》。其中“决定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的会议地点是在()A.①B.②C.③D.④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决定开辟第二战场的会议是德黑兰会议,会议地点在③。答案C5.(2016年9月嘉兴教学测试)下图所示战役的作用在于()A.使北非德意军队陷于两线夹击中B.使德国陆军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C.使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转折D.导致法西斯轴心国开始解体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战役是阿拉曼战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阿拉曼战役以英国为首的盟军的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答案C6.(2016年浙江名校协作体模拟)下表是二战中某个国家卷入战争后,在与法西斯作战中前半年损失情况表,据此判断该国是()领土沦陷人口军队人数坦克飞机150万平方千米7500万700万2.4万辆1.6万架A.波兰B.法国C.中国D.苏联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国家应该是苏联。答案D7.(2016年8月温州选考模拟)二战期间,美日双方在下图所示地点发生过长达半年的激烈争夺战。该战役()A.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B.导致太平洋战争开始出现转折C.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D.使美军此后牢牢掌握太平洋战场主动权解析根据地图可知这次战役是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从此美军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答案D8.(2016年9月金华十校联考)有学者认为,如果二战仅局限于欧洲,德国完全有可能获得胜利;但是,这场战争的结局却是德国完败。在该学者看来,德国的败亡始于()A.1939年B.1940年C.1941年D.1942年解析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战争范围扩大。答案C9.(2016·绍兴高二期末)2015年9月7日上午,首个钓鱼岛主权馆在山东威海刘公岛开馆,纪念馆从“享有主权、宣誓主权、捍卫主权”三方面阐述了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下列哪些国际法文件能够从法理上证明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①《开罗宣言》②《德黑兰宣言》③《波茨坦公告》④《联合国家宣言》A.①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开罗宣言》是中国、美国、英国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的盟国首脑会议后宣示的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规定日本归还其侵占中国的所有领土,故①正确;《德黑兰宣言》是苏、美、英三国在德黑兰会议后发表的,主要内容是联合消灭德国,开辟第二战场及组建战后国际组织等,没有涉及中国领土的内容,故②错误;《波茨坦公告》声明中、美、英三国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故③正确;《联合国家宣言》内容是签署国决心共同战败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没有涉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