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是非判断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总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第I卷(选择题、是非判断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运用你所掌握的知识,找一找以下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瓷器的说明,哪一个是错误的A.唐代白瓷B.宋代青瓷C.元代珐琅瓷D.清朝粉彩瓷【答案】C【解析】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珐琅彩是明清时期才出现的,故C项“元代珐琅彩”表述错误,其他均正确。故答案选C。2.下图是中国古代机械工程史上的一大发明。这一发明用于A.冶铁B.灌溉C.耕作D.纺织【答案】A【解析】由图片信息中的水力作为动力鼓风和冶铁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发明为冶铁工具—水排,它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东汉时由南阳太守杜诗在总结劳动人民实践经验基础上发明而成,故A项正确。水排是鼓风冶铁工具,不是灌溉、耕作和纺织工具,故BCD项错误。点睛:对于水排,很多学生望文生义,认为水排是灌溉工具,其实水排是一直冶铁工具。它是利用水力鼓风铸铁的机械水排,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发明,是机械工程史上的一大发明,约早于欧洲一千多年。最初的鼓风设备叫人排。继而用蓄力鼓动,因多用马,所以也叫马排。直到杜诗时改用水力鼓动,称水排。3.“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朝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反映的是什么工具A.筒车B.翻车C.高转筒车D.花楼机【答案】A【解析】题眼是“转来转去自行”。从题干“禾苗待我灌醉”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描写的应该是灌溉工具;而从“转来转去自行”可以判断此灌溉工具的运行的动力是自然力而非人力。由此可判断描写的应该是筒车,故答案选A。翻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是农业灌溉机械之一,排除B;高转筒车属于提水机械,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排除C;花楼机是我国古代织造技术最高成就的代表,排除D。点睛:农业生产工具进步是推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最为最重要的因素,生产工具本身即是生产力中的核心因素,所以生产工具的革新尤其是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要知识点,就农业生产工具的种类应关注以下几种:耒耜,耧车、犁壁、耦犁,曲辕犁,翻车和筒车。4.《清史稿》记载了晋商捐赠白银给清王朝,清王朝则用“赐产”“入籍”“赐职”以及特许经营等方法予以回报的史实。可此可见,当时晋商的发展A.加快了清朝统治的没落趋势B.与清政府有相互借力的一面C.表明清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D.使商人与政府经济利益一致【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晋商捐赠白银给清王朝,清王朝则用赐产、入籍、赐职以及特许经营等方法予以回报”可以知道,反映晋商利用官场与商业相结合,即与清政府有相互借力的一面,故B项正确。清朝统治的没落趋势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清政府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商人与政府经济利益一致说法明显错误,故D项错误。5.《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在此书中,你不可能看到的场景是A.上午管理“市”的官吏敲响了开市的锣鼓B.小商贩挑着货担沿街叫卖C.街道两旁店铺林立D.有些店铺的营业几乎通宵达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古代商业,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上午管理“市”的官吏敲响了开市的锣鼓是宋代以前管理商业的特点,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宋代以后商业监管不再直接,市坊界限被打破,故其余选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商业·宋代的商业发展6.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廷规定外国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