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VIP免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_第1页
1/1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_第2页
2/1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_第3页
3/1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写作背景唐代中期爆发“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是清苦的。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暴风雨把杜甫的茅屋上的茅草吹得七零八落,导致一家人在冷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此情此景让杜甫感慨万分,于是写诗抒怀。•“歌行体”•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体裁介绍•1、能正确流利的朗诵诗歌,感悟诗中所包含的感情。•2、理解诗歌内容。•3、背诵诗歌。学习目标•1:听录音。•要求:(1)注意字音•(2)把握感情基调•(3)注意节奏、重音语速•2:大声朗诵诗歌。名家朗读•先找出文中描写秋天的相关句子,然后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并感受其特征感受秋天---人生苦为旅的悲凉时节•那么,这草堂的情形又如何呢?找出描写的语句并感受其特征。在小组中讨论好来,等下请位同学给我们当回导游,带我们去参观当时的草堂。走进草堂---一贫如洗的凄伤之地•把你想象中的诗人情形描述一下•提示: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外貌和表情入手描述走近杜甫----孤苦伶仃的苍老形象•试想,堂堂一代诗圣,却落得如此境地。这是谁之过?你们内心又作何感想呢?•请听,那颗千疮百孔的心中发出了怎样的呐喊?聆听杜甫----超越时空的伟大情怀•请大家思考一下,把你要对杜甫说的话儿痛快地说出来吧!遥寄杜甫一份油然而生的敬意;一份出自内心的关怀;一片穿越时空的祝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犹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二、杜甫名句填空1、会当凌绝顶,()。•2、烽火连三月,()。•3、窗含西岭千秋雪,()。•4、读书破万卷,()。•5、朱门酒肉臭,()。•6、出师未捷身先死,()。课堂练习一览众山小家书抵万金门泊东吴万里船下笔如有神路有冻死骨长使英雄泪满襟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社会病态,振笔疾呼。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百姓疾苦,震撼人心。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联课外作业学海无涯,课外探究以秋风卷我屋上茅,群童公然抱茅去为情节的开端,以床头屋漏夜难眠为情节的发展展开想象,将该诗改写成一篇完整的小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