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选择题1.(2019·湖南桃江一中期中)英国布莱克本商会访华团在1896—1897年的报告书中承认:“毫无疑问,普通衬衣布正在被用进口纱织成的手工土布所代替,对此我们似乎无能为力。”材料从侧面反映出()A.中国仍然是自然经济B.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洋布在中国的销售市场日益萎缩D.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经济侵略的抵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被用进口纱织成的手工土布所代替”可知,鸦片战争后,随着洋纱洋布进入中国市场,传统手工业“纺”“织”分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A项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普通衬衣布被手工土布所代替,不是所有洋布在中国的销售市场都萎缩了,故C项错误;民族资本企业采用机器生产,而材料反映的是手工土布,故D项错误。2.《上海乡土志》记载本邑妇女,向称朴素,纺织而外,亦助农作。自通商而后,土布滞销,乡妇不能得利,往往有因此改业者。这反映了()A.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B.农村奢侈之风开始盛行C.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加剧D.农村劳动力出现新流向【答案】D【解析】材料中呈现的是近代通商之后,妇女由“纺织而外,亦助农作”到“往往有因此改业者”,不涉及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呈现的是上海妇女在通商前“向称朴素”,“奢侈之风”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呈现的变化,以列强侵华为大背景,但是没有体现侵略的加剧,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妇女由“纺织而外,亦助农作”到“往往有因此改业者”得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故D项正确。3.(2019·湖南岳阳一中五模)20世纪初,中国某地县志记载:“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A.农村地区仍固守小农经济模式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近代经济对传统经济影响有限D.西方经济侵略尚未深入到内地【答案】C【解析】近代中国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沿海地区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A项中“农村”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小农经济基本特征俱在,故B项错误;在近代,中国某地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反映出近代经济对传统经济影响有限,故C项正确;19世纪末《马关条约》开放沙市和重庆,表明西方侵略深入内地,故D项错误。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仅3年,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工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一现象说明,民用企业的兴办()A.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C.增强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力量D.取代了外商企业在中国的垄断地位【答案】B【解析】材料“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说明民用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故B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上海轮船招商局和湖北官办织布局属于洋务企业,故C项错误。5.光绪初年有人说:“外洋工料尤易冒浮,报价每至四五倍之多。……故人谓机器局管事一年,终身享用不尽。”此言论()A.揭露洋务企业经营管理腐败B.批评外洋工进行敲诈勒索C.指出洋务官员待遇过于丰厚D.说明顽固派阻挠洋务运动【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在洋务派的军事企业——机器局的管事人员通过虚报工料报价贪污中饱私囊的现象,实际是在揭露洋务企业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故选A项。6.朱其昂于光绪四年(1878年)在天津紫竹林村创办火磨制粉厂,开天津机磨面粉之先河。该企业创办的有利环境是()A.政府放宽办厂的限制B.列强的资本输出C.政治改革的推动D.近代天津的开放【答案】D【解析】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而非光绪初年,故A项错误;列强大规模对华资本输出也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故B项错误;“政治改革的推动”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天津是在1860年的《北京条约》中被增开为商埠的,这有利于近代天津的对外开放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故D项正确。7.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其主要原因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