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检测(四)现代中国的内政、外交及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务院在《共同纲领》指导下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该办法实施的重要政治动机是()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取缔非法的社团组织C.防控境外的敌对势力D.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解析:选A对社会组织实行“分级登记”办法,有利于对本辖区社会组织的管理,从而确保政策的统一性、执法的统一性,这样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故A项正确。2.近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采用三权分立,而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却规定实行议行合一。这主要由于()A.人民在国体中的地位不尽相同B.国情及文化和价值理念的不同C.不同阶级革命的结果必然不同D.经济基础要与上层建筑相适应解析:选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又有利于中央和地方的集中统一,符合中国的国情,故B项正确。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指出,无论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A.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C.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解析:选C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指在民主基础上实行集中,这是1954年宪法的原则,与参与人员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人大制度,故B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1954年宪法的参加人员广泛,这反映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社会主义原则,故D项错误。4.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同时对部分省市建制进行调整。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等,京津沪外的中央直辖市均改为省辖市。中央人民政府此举主要是为了()A.加强统一领导提高行政效率B.配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C.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基层民主D.确保依法治国的方略落到实处解析:选A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加强省市领导,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克服官僚主义,故A项正确;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加强省市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故B项错误;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是在改革开放后,故C项错误;依法治国方略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故D项错误。5.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该法体现的原则不包括()A.“一国两制”B.“港人治港”C.高度自治D.实现“三通”解析:选D实现“三通”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愿望或两岸交往的状态,与香港问题无关,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6.《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16年9月18日,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8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且表示认同并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这说明()A.两岸政治关系获得实质性进展B.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C.“一国两制”获得台湾各界认可D.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解析:选D材料中“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8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说明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故D项正确。7.1949年以苏联为首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虽然苏联也向中国发出了邀请,但中国一直没有加入,仅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会议。这体现了中国()A.自力更生地建设方针B.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C.维护自身的经济主权D.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解析:选C材料说的是中国与经互会的关系,经互会是以苏联为首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的,中国一直没有加入,仅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会议,目的是要维护自身的经济主权,故C项正确。8.1952年4月,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应该区别对待。”这一外交思想()A.突破了“一边倒”外交方针B.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D.促成全方位多边外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