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讲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2020·浙江考前押宝卷)拜伦的《唐璜》发表后,英国不少报刊指责它是“对体面、善良感情和维护社会所必需的行为准则的讥讽”,诗人歌德却主张:“《唐璜》是彻底的天才的作品——愤世到了不顾一切的辛辣程度,温柔到了优美感情的最纤细动人的地步。”这表明《唐璜》()A.真实描绘了工业时代的不平等现象B.充满反思理性的浓郁浪漫主义特色C.从侧面彻底检视社会并呼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以空想方式憧憬了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理性社会解析:选B。《唐璜》对社会的“讥讽”“愤世”是一种反思,同时根据“温柔到了优美感情的最纤细动人的地步”可得出浪漫主义突出情感的特色,这都是对工业革命时代也就是理性社会的反思,故选B。2.《西方文明史》写道:“首先是对个人创造力,以及对自然的毫不含糊的、全面的颂扬,无论是一朵花,还是一座山脉,大自然因其直接深刻地留在人的感觉之中而受到珍视。除了对生命之外,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对自然的反应自由地做出各种解释,而不是仅仅反映一套一般的理性法则。”与这一特征相符的文学作品是()解析:选B。材料“对自然的毫不含糊的、全面的颂扬……不是仅仅反映一套一般的理性法则”属于浪漫主义的特征,反映了对理性主义的不满,注重自然和内心情感世界,根据所学《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故B项正确。3.(2020·宁波模拟)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写照。下列作品中,描写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状况的有()①《自由引导人民》②《悲惨世界》③《红与黑》④《第三(英雄)交响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解析:选A。《自由引导人民》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统治末期,人民发动七月革命,最终建立了七月王朝的历史,故①正确;《悲惨世界》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贫富分化的状况,故②正确;《红与黑》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级的生活,故③正确;《第三(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起初为讴歌拿破仑的功绩而作的交响曲,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4.唐朝贾岛《喜李馀自蜀至》诗:“往来自此过,词体近《风》《骚》。”下列作品在创作风格上,可与《风》对应的是()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唐璜》D.《第三英雄响曲》答案:B5.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浪漫美,富有宗教神秘感。下列与此画风格相近的是()解析:选A。根据材料“该画充满浪漫美”可知,该作品属于浪漫主义,结合所学,《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属于现实主义,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唐吉老伯》属于印象画派,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格尔尼卡》属于现代主义,故D项错误。6.启蒙主义者宣扬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必须以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并思考自己的命运,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思潮。下列文学作品能够反映这一思潮的是()A.《巴黎圣母院》B.《寂静的春天》C.《人间喜剧》D.《西风颂》解析:选C。材料中“启蒙主义者……浪漫主义者……并未实现”“以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并思考自己的命运”体现的是现实主义艺术的特点,《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作品,故C项正确。7.下图是法国画家贝尔特·莫里索借助了当时科学领域的新成就创作于1888年的《阅读中的小女孩》。这幅画()A.捕捉了光和色之下的“瞬间印象”B.表达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C.展示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表现”D.关注了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解析:选A。贝尔特·莫里索是法国印象画派女画家,印象画派的特点是追求“光”和“色”的效果,借助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光电方面的科技成就,故A项正确;“表达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是浪漫主义,不是印象画派,故B项错误;展示艺术家内心的“自我表现”的是现代主义,不是印象画派,故C项错误;关注了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的是现实主义绘画,不是印象画派,故D项错误。8.1836年,果戈里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