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新镶铸N扫孔复灌帷幕灌浆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一、施工工艺流程图镶铸孔口管待凝第二段钻孔、冲洗、压水二、施工方法说明(1)灌浆孔布设及分序根据设计图纸所提供的灌浆轴线和孔位对灌浆孔的位置进行测放,作好明显标记并妥善保护,然后对灌浆孔进行分序,灌浆孔施工次序的原则是逐YE第一段钻孔、冲洗、压水是否达到结束标是否达到结束标准扫孔复灌NoNo是否镶铸牢固YES2渐缩小孔距,即钻孔由稀到逐渐加密,分序加密,一方面可以提高浆液结石的密实性,另一方面,通过后灌次序孔的单位吸水率和单位吸浆量的分析,可以推断先灌次序孔的灌浆质量,为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灌浆钻孔的数量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排灌浆孔的施工次序为:先钻灌I序孔,然后再钻灌II序孔,再III序孔,以此类推,鉴于本工程设计孔距为2.0米,分为三序进行钻孔和灌浆;双排和多排帷幕孔,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钻灌作业,双排孔组成的帷幕,先灌下游排,再灌上游排。(2)钻孔钻孔可分为灌浆孔的钻孔,先导孔、检查孔、排水孔和观测孔的钻孔,根据各钻孔的作用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工艺和要求。①灌浆孔钻孔灌浆的质量与钻孔的质量密切相关,对于钻孔质量总的要求是:确保孔向、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力求钻孔孔径上下均一,孔壁平顺,钻孔过程中产生的岩粉细屑较少。针对以上要求,本工程钻孔选用XY-2型地质钻机,配50钻杆,以保证垂直度,因地层岩溶裂隙发育,优先选用硬质合金钻头钻进,当岩石较完整、坚硬时,可采用金刚石钻头进3行钻进,钻孔的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厘米,因故变更孔位时,须征得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将实际孔位作好记录。钻孔的孔深必须符合设计的要求,覆盖层及孔口管钻孔采用108岩芯钻具成孔,基岩钻孔采用59岩芯钻具钻进。灌浆钻孔必须保证孔向准确,如果钻孔方向发生偏斜将导致各孔灌浆的扩散范围不能互相搭接,从而留有漏水通道。为控制钻孔方向准确,钻机安装必须平正稳固,钻孔时在孔口埋设孔口管,钻机立轴和孔口管的方向必须与设计孔向一致,孔口管对全孔钻进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保证钻孔的方向。为满足设计对孔斜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对孔深相对较浅的帷幕灌浆孔测斜,拟采用KXP-1轻便测斜仪KXP-1型测斜仪的精度为:方位角<±2°,顶角W0.5。。每钻进5〜10米进行一次测量,作好观测记录和资料分析,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钻孔的方向。当遇到特殊地段(如断层)或钻孔相对较深孔斜难以控制时,将采用DUZ-D型多点照相测斜仪进行测量。DUZ-D型多点照相测斜仪是引进美国Eastman公司的先进技术,具有精度高、适应性强、抗干扰性和防震性好、操作简便、照片记录清晰、易4读和可连续操作等一系列优点,特别是对较深钻孔的测斜,其性能明显优于其它测斜仪器。曾先后在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和河北大黑汀水库灌浆工程等项目中应用。DUZ-D型多点照相测斜仪的精度为:方位角W土0.5。,顶角<0.2°o钻孔时,根据设计要求,对孔内各种情况,如换层、破碎、掉块、断层、洞穴、漏水涌水等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作为分析钻孔情况的依据。钻孔穿过松软岩层,或遇有坍孔掉块时,应先进行灌浆处理,然后再继续钻进,如发现集中漏水,应立即停钻,查明漏水部位、原因,做出相应的处理后再继续钻进。钻进结束等待灌浆或灌浆结束等待钻进时,孔口均进行堵盖,进行妥善的保护。②先导孔、检查孔、排水孔和观测孔的钻孔(a)帷幕灌浆先导孔的孔位应与帷幕灌浆一序孔相结合,钻孔孔径为75mm,孔间距为30m。灌浆检查孔的孔位应按监理人的指示确定,钻孔孔径为110mm。随机排水孔的孔位应按施工图纸规定或监理人的指示确定。观测孔的孔位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b)先导孔、灌浆检查孔的孔底偏差要求与灌浆孔相同,其它各类5钻孔的孔底偏差应不大于1/40孔深或符合施工图纸规定。(c)排水孔的位置偏差应不大于10cm,孔的倾斜度偏差应不大于1%,孔深误差不大于孔深的2%。(d)除监理工程师批准外,在排水孔周边30m范围内(或监理工程师指示范围内)的灌浆孔尚未灌浆之前不得钻进排水孔。(e)排水孔钻进过程中,如遇有断层破碎带、软弱岩体或溶洞等特殊情况,及时通知监理人,并按监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