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沟内和电缆竖井内电缆敷设(一)主控项目<1>金属电缆支架、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2>电缆敷设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二)一般项目<1>电缆支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1>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架最上层至竖井顶部或楼板饿距离不小于150〜200mm电缆支架最下层至沟底或地面的距离不小于50〜100mm;<1.2>支架与预埋件焊接固定时,焊缝饱满;用膨胀螺栓沟底时,选用螺栓适配连接紧固,防松零件齐全。<2>电缆敷设固定应符合下列规定:<2.1>垂直敷设或大于450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固定;<2.2>交流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每相电缆固定用的夹具和支架,不形成闭合铁磁回路;<2.3>电缆排列整齐,少交叉;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持点间距;<2.4>敷设电缆的电缆沟和竖井,按设计要求位置,有防火墙堵措施。<3>电缆的首端、末端和分支处应设标志牌。二、电线导管、电缆导管和线槽敷设一)主控项目<1>金属的导管和线槽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并符合下列规定:<1.1>镀锌的钢导管、可挠性导管和金属线槽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以专用接地卡跨接的两卡间连线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4mm2;<1.2>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当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1.3>金属线槽不作设备的接地导体,当设计无要求时,金属线槽全长不少于2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连接;<1.4>非镀锌金属线槽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镀锌线槽间连接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2>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3>防爆导管不应采用倒扣连接;当连接有困难时,应采用防爆活接头,其接合面应严密。<4>当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二)一般项目1、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导管,埋深不应小于0.7m。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电线导管不应埋设于室外土壤内。2、室外导管的管口应设置在盒、箱内。在落地式配电箱内的管口,箱底无封板的,管口应高出基础面50〜80mm。所有管口在穿入电线、电缆后应做密封处理。由箱式变电所或落地式配电箱引向建筑物的导管,建筑物一侧的导管管口应设在建筑物内。3、金属导管内外壁应防腐处理;埋设于混凝土内的导管内壁应防腐处理,外壁可不防腐处理。4、室内进入落地式柜、台、箱、盘内的导管管口,应高出柜、台、箱、盘的基础面50〜80mm。暗配管要有一定的埋设深度,太深不利于与盒箱连接,有时剔槽太深会影响墙体等建筑物的质量;太浅同样不利于盒箱连接,还会使建筑物表面有裂纹,在某些潮湿场所(如实验室等),钢导管的锈蚀会印显在墙面上,所以埋设深度恰当,既保护导管又不影响建筑物质量。明配管要合理设置固定点,是为了穿线缆时不发生管子移位,脱落现象,也是为了使电气线路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受到冲击(如轻度地震)仍安全可靠地保持使用功能。5、暗配的导管,埋设深度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明配的导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安装牢固;在终端、弯头中点或柜、台、箱、盘等边缘的距离150〜500mm范围内设有管卡。暗配管要有一定的埋设深度,太深不利于与盒箱连接,有时剔槽太深会影响墙体等建筑物的质量;太浅同样不利于盒箱连接,还会使建筑物表面有裂纹,在某些潮湿场所(如实验室等),钢导管的锈蚀会印显在墙面上,所以埋设深度恰当,既保护导管又不影响建筑物质量。明配管要合理设置固定点,是为了穿线缆时不发生管子移位,脱落现象,也是为了使电气线路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受到冲击(如轻度地震)仍安全可靠地保持使用功能。6、线槽应安装牢固,无扭曲变形,紧固件的螺母应在线槽外侧。7、线槽内的各种连接螺栓,均要由内向外穿,应尽量使螺栓的头部与线槽内壁平齐,以利敷设,不致敷设线时损坏导线的绝缘护层。8、防爆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导管间及与灯具、开关、线盒等的螺纹连接处紧固,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连接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