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H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1总则1.1为了规范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转回、结转、核销的管理,真实反映企业资产价值状况,特制定本制度。1.2本制度适用BBH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2管理内容资产减值准备的管理包括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转回、结转和核销。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包括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项资产。3资产减值计提标准和方法3.1坏账准备3.1.1坏账确认标准: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因债务人逾期较长时间未履行偿债义务并且具有明显特征表明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以上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相关程序批准后列作坏账。3.1.2坏账准备计提方法:按期末应收款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余额)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坏账准备计提的比例如下:计提比例1年以内(含1年)2%1—2年(含2年)4%2—3年(含3年)8%3年以上100%下列情况可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期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3.2存货跌价准备3.2.1确认标准: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造成的存货跌价,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2.2提取方法:公司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某些存货具有类似用途并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且难以将其与该产品系列的其他项目区别开来进行估价的存货,可以合并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存货类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预计的存货跌价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以后存货价值又得以恢复,在已提跌价准备的范围内转回。3.2.3当存在以下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将存货账面余额全部转入当期损益:3.2.3.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3.2.3.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3.2.3.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存货。3.2.3.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3.3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3.3.1确认标准:公司期末对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恶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并且这种降低的价值在可预计的未来期间内不可能恢复时,按相关程序批准后,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3.3.2计提方法:公司期末按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按照个别投资项目计算确定。3.4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4.1确认标准:公司每年年末对固定资产进行逐项盘点并检查。公司对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按相关程序批准后,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4.2计提方法:公司期末按固定资产单个项目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分别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3.4.3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4.3.1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3.4.3.2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3.4.3.3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品的固定资产。3.4.3.4已遭受毁损、以至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3.4.3.5其他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济济利益的固定资产。3.5在建工程减值准备3.5.1确认标准:公司每年年末对在建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对于长期停建并且预计未来3年内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和所建项目从性能上或技术上落后且对公司的经济利益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在建工程,按相关程序批准后,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3.5.2计提方法:公司期末按在建工程单个项目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在建工程账面价值的差额分别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3.6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6.1确认标准:公司年末检查各项无形资产,存在下列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